[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文化 > 吴氏习俗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腊八节里迎新年
作者:吴展团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1-15 收藏|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中国节日可谓多姿多彩、精彩纷呈,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一个传统节日,几乎天天都在过节!这不,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又不知不觉到来了。

为什么有腊八节这样一个节日呢?以前不知其意,近日,在追金庸《侠客行》的电视剧,更让我好奇了。

电视片主题非常明确,围绕着侠客腊八节展开。每隔十年一次的腊月初八赏罚二使就会提前邀请中原的武林豪杰去侠客岛喝腊八粥。只要有谁接到了他们的铜牌,就得跟随他们去侠客岛,不然整个帮派要被灭门。

受邀的各大帮派高手,在海上惴惴不安地熬过了四个昼夜,终于千辛万苦来到了侠客岛。虽然岛上风景秀丽,旖旎迷人,大家却没有心思赏景,心里一直惦记着那碗腊八粥,害怕喝了毒发身亡。

当看到鹤发童颜、神采奕奕且武功高强的两位岛主后,大家更是顾虑重重、议论纷纷。

其实,腊八粥并非毒药,乃是因为侠客岛上每十年才长成的一种植物,吃了它可以内功大增,所以岛主十年邀请大家来一次!

邀请大家上岛也不是要结果性命,而是岛主四十年前发现岛上藏有绝世武功秘籍。但是,尽管他们反复揣摩却不得要领,因此不得不诚邀天下的掌门和武林英豪,一起切磋研究。

之前上岛的人也都还健在,只因他们见了岛上的秘籍都入了迷,谁都不肯离岛,才让整个江湖误以为大家遇害了……

谜底虽然解开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侠客岛为何要选在腊月初八这天喝腊八粥呢?其中究竟有何讲究、是什么缘故?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终于理清了来龙去脉——原来在腊月初八喝腊八粥是一个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习俗!

所谓腊八节,就是人们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过的一个节,因农历十二月又叫做腊月,故这个节日称为“腊八节”。

岁终之月称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

上古时代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清祀,周代为大蜡。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在这个节日里,最独特的一个习俗是喝腊八粥

喝腊八粥的历史,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求神拜佛。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并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

关于腊八节和喝腊八粥的来历,流传着许多有趣而又传奇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有老俩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积攒下了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坐吃山空了。

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饥寒交迫。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

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了正道,靠勤恳劳动、节俭持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民间流传腊八吃粥源于无名无姓的小人物的这一风俗,就是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包含着向上向善,传承着传统美德。

同时,腊八节的起源还来自有名有姓的大英雄。一则说的是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据说,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

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老百姓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从此约定俗成。

另一种说法起源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正值寒冬之际。腊月初八那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不经意从监牢的老鼠洞里刨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五谷杂粮,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一统江山。为了纪念那段特殊的牢狱生活,便把每年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还把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过腊八节、喝腊八粥究竟是为了纪念谁、感恩谁,并不重要。千百年来,人们在这天大张旗鼓、开开心心地聚会、娱乐、吃喝,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告诉人们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到来了,请做好迎接准备!

春节,是中国人三大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一个节。而腊月正是迎接春节的前奏曲,人们当然要进行精心筹备,自然少不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民谚云: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腊月是一年之岁尾,常常天寒地冻。这时,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闲之说。农事上是了,但生活的节律并未因此而放慢,于是,人们怀着愉悦而急切的心情加快了向春节迈进的步伐。

过年,对中国人来说,是极富魅力、极为重视的。为了过好年,人们要拿出近一个月的时间做诸多准备。

大家忙着对保佑、赐福于他们的神灵、祖先进行祭拜、有个交待;忙着对一年来的往来账目进行结算、有个明细;忙着对亲戚、邻友、同僚进行慰问、有个感情……对一年来的家庭琐事、个人私事,都要加以总结,以使在新的一年里,个人更有进步,家业更加兴旺。

广义地说过年,应该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但是在不少地方从喝腊八粥就算开始了。

老舍在《北京的春节》里写道——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春节,在怀化境内的时令节日中行事最多,历时最长,节庆最为隆重,其时从腊月初算起,至正月十五止。

而在我老家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苗乡侗寨,过年的时间更长、气氛尤浓。

一旦进入腊月,人们再也不干其他活路了,都忙着杀年猪、打糍粑,敬神祭祖、洒扫庭院,准备各种年货,一段时间都吃吃喝喝、热热闹闹,直到第二年的正月才结束,足足有两个月之久。

在腊八节这天,漂泊在外的游子都会归乡过节,亲人团聚,共话家常,句句都是乡音,家家都在迎接新年。这是其乐融融相守的节日,就是最美好的时光。

近年来,不少地方抓住腊八节这个节日开展旅游活动,揭开过年的序幕,让外来游客品尝年味,使当地百姓脱贫致富。

溆浦县阳雀坡已连续多年开展腊八节体验活动。赏灯笼、打糍粑、尝年货,古老的草把子龙灯、花灯、蚕灯以及当地婚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游客们欢乐开怀、流连忘返,共庆腊八,首尝年味。

在通道侗族自治县,多个侗寨结合独特的“过侗年”习俗,广泛开展“乡味腊味民俗味”腊八节活动。文艺演出、农产品展销以及打糍粑、磨豆腐等传统风俗,让腊八粥的味道显得格外特别、与众不同,人们喝出了幸福、快乐和健康!这就是每个人心中的年味,是无法忘怀的家的味道!

腊八节也是行善积德的节日。每年的此时此刻,靖州的佛教协会就开展施粥放生活动,善男信女们煮上内容丰富、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呈给孤寡老人、环卫工人、过路行人,并送上真诚的过年祝福,让善念传递、年味弥漫。

同时,还举行放生仪式,把鱼苗放入溪河,把小鸟放飞树林,这莫不是在放飞新生命的希望、散发正能量的芬芳?

每当进入腊月,不老的歌谣就唱起来了: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吃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

腊八过了,新年到了,过年的模式悄然开启!年味飘香,乡愁泛滥,我们满怀期待、张开怀抱,恨不得早回家乡,尽快品尝到那熟悉的味道,尽情沉浸在温馨的氛围里。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氏    责任编辑:吴氏在线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荆坪古村里的那些古树古井古建筑
    苗族汉子真奇怪,婚礼现场“讨花带”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棵最美古树
    有一类婚姻叫“倒插门”,有一种新郎叫
    宜宾吴文化研究会召开工作会
    有一种乡愁叫故乡的杨梅
    杨梅红了,我在想你
    迎丰公园,改变的是模样,不变的是情怀
    思情赋
    千锤百炼的味道——凤凰木锤酥
    漫游黔阳古城,“慢时光”里才有浪漫
    我们渐渐成为了故乡的客人
    神奇四月八,耕牛休息姑娘回家
    云照走出来的书画能手吴锡森
    行走在古城古镇古村
    走进大自然,享受静时光
    高脚马,童年的快乐神器
    始祖泰伯庚子清明祭
    美丽的家乡,童年的野菌
    张贴在村口的“请柬”
    “乔迁之喜”为何选择在三更半夜?
    有一种人情往来叫“随客”
    泰伯吴氏祖地宗亲总会(第四届)会员代表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