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文化 > 吴氏习俗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每一朵窗花都寄托美好的愿望
作者:吴展团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2-1 收藏|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曾记得在以前,每到年边,农村人去赶年场,城里人去市场购物,总会挤到各种窗花、年画、对联等年货摆和柜台争相购买一幅幅“四季平安”“年年有余”的大红窗花欢喜的笑脸映得格外生动。

贴窗花是中国众多传统年俗的一种是城乡许多人家世代传承习俗那一朵朵“鲜花”,盛开着特有的喜庆和吉祥象征着中国的红红火火

多少年来,“小年”一过,各家各户的主妇们都会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窗户擦得一尘不染,然后贴上精巧别致的窗花。许多关窗花的童谣也随之起来

“过年啦,贴花啦,满窗子,都红啦。贴个猫,贴个狗,贴个小孩打滴溜,贴个老猴抽烟斗。”

“公鸡闹白菜,公婆有担待。蝙蝠落窗根,五福齐临门。荷花盖金鱼,年年庆有余。蝉蝉吹笙笙,儿女早成人。八仙过海四季景,葡萄百子七星明。荷鹤二仙鹿鹤顺,喜鹊登梅喜盈门。神龟寿来夺桃红,寿兰竹菊护花神。四季如意牡丹根,佛手莲花贵堂生。”

这些,无不生动地再现了过年贴窗花的欢乐氛围,寄予了人们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

如今,人们似乎不那么重视年俗了,随着微信抢红包、旅游过年的流行,一些传承了上千年的习俗正在渐渐淡化……

别说大张旗鼓、热热闹闹地搭台唱戏、舞龙舞狮等大型表演活动了,就算杀年猪、打糍粑、贴窗花等最基本的年俗也懒得动手。难怪有人感慨年味远没有以前那么浓厚了

其实,重拾传统,重温旧梦,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我们可以从最简单、最传统的做起,比如写对联、贴年画、剪窗花,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回归。那一张张神形兼具的窗花,就是浓浓年味的具体化。

许多时候,发扬光大优良习俗、传统文化,必须要有一定的仪式感,才让人觉得有成就感,这样才可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过去,在“忙年”的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之一

那个时候,一进入腊月人们就忙着剪窗花、贴窗花,而且每团每寨总有几个剪窗花的能工巧匠。大家坐在旺旺的、暖暖的火塘边,小孩子们一边叽叽喳喳欢笑着,议论着,一边操起剪刀有模有样地学着大人们的样子剪弄着,比唱戏还热闹

当然,业有专攻,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剪出漂亮的窗花,为了贴出来好看,还得找高手帮忙。

记得我们寨子里有一位老奶奶,窗花剪得相当传神,每每临近过年,找她的人排着队。她为人善良、热情,乡里乡亲的,从来不收钱。整个腊月,忙得团团转。

我家也常请老奶奶剪窗花。由于年纪大了奶奶的手不像年轻那样灵活,但剪窗花时的神态,十分专注。一张不大的红纸,在她的几番裁剪下,瞬间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图案。心里想着什么花样,就能剪出什么花样

有一年,我静静地看着老奶奶剪窗花,欣赏那过程,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只见她拿起剪刀,在一张红纸上“咔嚓咔嚓”几,一张张或夸张、或神似的作品便跃然纸上有时是一只活灵活现的生肖动物,有时是一位形神俱备的神话人物,有时是一座精细古朴的名胜古迹……

内容多以喜庆吉祥为主,兼有避邪镇灾的良好愿望。她剪出来的每一朵窗花,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呈现出一个斑斓的七彩世界,那精致的线条、古雅的造型,令人目不暇接,惊叹连连。

得到了窗花的人,便千恩万谢,高高兴兴回家了,把各式各样的窗花贴在各个窗户上那一张张精致、美丽、喜气的窗花,盛开在窗户上,呈现在眼前,把一年的喜气凝聚在方寸之间。

用不了不几天,一张张千姿百态的红红窗花,就灿烂地绽放在家家户户的窗棂上,年味便浓郁起来

那些年,在清寒而寂寥的冬天,窗花总是带着蓬勃的春的气息,开遍千家万户的窗口,那是点亮人们心中对美好日子向往希冀之灯。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在过年时贴窗花呢?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化?

实际上,窗花大有来头,它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一种剪纸,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窗花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

窗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

在宋朝、元朝,剪纸逐渐流传成形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等等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

剪纸手工艺最基本的队伍是农村妇女。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关于贴窗花由来,还有一个神话故事。

传,历经三皇五帝后,太阳在这万年的时间里,不断吸取天地精华,蕴化出了自己的精魂——金乌。它有三翼四足,背上一翼为护体金翼,能口吐炽熔,吞化万物,为害天下。

玉帝得知十日祸天后,派后羿射除九日,由于金乌有护体金翼,众神与它大战三千多天,却终不能奈何它。幸得女娲将月亮神化为一把极阴的劈地剑给了颛顼,以纯阴之力克破金乌的纯阳之翼,这才将金乌的护体金翼砍伤。

一场天昏地暗的战终于结束了。可天地却陷入一片阴寒黑暗中。于是女娲重新将剑化回月亮,又取出金乌的心,化做新的温纯如初的太阳,天地才又恢复了光明。

为了纪念并让后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光明,人们剪纸将这场战斗记录下来,贴在窗户上表示纪念,从而留下了贴窗花的习俗。

 传说总归是传说,窗花的起源已无从考证。不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曾提到:“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诗中描写了每年正月初七“人日”做人形剪纸的习俗。因为剪纸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一般称其为“窗花”。宋、元以后,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庆贺春人间的欢乐心情。

虽然窗花看似简单,但是还有讲究的。仅从窗花的内容来看,就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因为是中国民间艺术,所以是表现农村生活,有各种动、植物掌故,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息息相关,比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等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

另外,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比如龙年会有“龙凤呈祥”的窗花,虎年便有“虎虎生威”,兔年就有“玉兔迎春”,鼠年还有老鼠娶亲等等。

若是家中办喜事、婚事,那更是双喜临门,喜上加喜,窗户上会贴上一个大大的“囍”字,再在这“囍”字四周贴几幅“喜结连理”、“五子登科”等带字带图的窗花,远远看去,布局精确合理,有浑然天成之意,无不令人叫绝

可以说,小小的窗花就是一部民俗百科书,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均可成为表现内容,可谓无所不有、无所不能

是,春节的窗花通常还是花卉动物、喜庆吉祥纹样,主要“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连年有余”“贵花祥鸟”等为主体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窗花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前堂后堂罗袖人南窗北窗花发春。过年时,贴几张大红喜气的窗花在门上、窗上,迎接新春到来,春节变得别具一格了。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时光荏苒,随着岁月的交替,上世纪末期开始,窗花悄然地淡出了历史舞台,特别是农村的不少人家不再剪窗花、贴窗花了。这项传统绝技,逐渐成为了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我家长期保持着贴窗花的传统。这些年,尽管不再自己动手剪窗花,却总会在过年时买上几幅贴在玻璃窗上。

我总觉得,坚持文化自信首先就要尊重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每一朵窗花都寄托美好的愿望。贴上窗花,古老而喜庆的年俗便盛开在红红火火的日子里春节也就变得更加有滋有味、熠熠生辉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氏    责任编辑:吴氏在线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荆坪古村里的那些古树古井古建筑
    苗族汉子真奇怪,婚礼现场“讨花带”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棵最美古树
    有一类婚姻叫“倒插门”,有一种新郎叫
    宜宾吴文化研究会召开工作会
    有一种乡愁叫故乡的杨梅
    杨梅红了,我在想你
    迎丰公园,改变的是模样,不变的是情怀
    思情赋
    千锤百炼的味道——凤凰木锤酥
    漫游黔阳古城,“慢时光”里才有浪漫
    我们渐渐成为了故乡的客人
    神奇四月八,耕牛休息姑娘回家
    云照走出来的书画能手吴锡森
    行走在古城古镇古村
    走进大自然,享受静时光
    高脚马,童年的快乐神器
    始祖泰伯庚子清明祭
    美丽的家乡,童年的野菌
    张贴在村口的“请柬”
    “乔迁之喜”为何选择在三更半夜?
    有一种人情往来叫“随客”
    泰伯吴氏祖地宗亲总会(第四届)会员代表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