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文化 > 吴氏习俗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地笋苗寨“苗年”,最特别的风情不寻常的味道
作者:吴展团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1-2 收藏|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12月28日,农历腊月初三,大清早,我还在床上,就接到了老家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锹乡地笋村党支部书记吴才和的信息:“叔,回家来过苗年啊!”

        在苗乡侗寨是非常注重礼节、讲究孝道的。我还不算上年纪,却辈分高,不少年纪比我大许多的,见了面,总是客气地喊我太公、爷爷等。吴才和虽然比我年长,但低我一辈,所以一直叫我叔叔。

        回家?多么温暖的邀请,多么真挚的情感,让我心底涌上了淡淡的乡愁!是啊,我的老家南山村和地笋村合并后,地笋就是我的家了,去地笋就是回家!

        恰逢周末,回去,必须回去!一家人立刻起床洗漱,开上小车,急急忙忙就往靖州赶。

        因“苗年”的相关活动要下午两点半才正式开始,加上地笋苗寨实在太熟悉了,我们并没有急着进去,而是先回县城,约上三两朋友同行才好玩。

        苗年——苗族人民最为重视、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这是庆祝丰收的日子,是一年里劳作的结束与欢乐的开始,也是一个释放亲情、友情、爱情的节日。

        但是,因苗族分支众多、地域广阔,各地过苗年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月不等,一般在秋收完毕、一年农活基本结束时举行。

        苗族人之所以年年过苗年,主要一是为了悼念五千多年前在部落大战中罹难的苗族始祖蚩尤;二是共贺一年劳作的收获;三是祭祀祖宗神灵及苗族视为保护神的枫木、水井、木桥、土地公等。

        苗年的主要活动,包括杀年猪、打糯米粑、敬神祭祖、吃“团年饭”、串寨走亲、踩芦笙等项目,部分地区还举行斗牛、斗鸟、赛歌等活动。

        2008年6月7日,苗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2012年开始,湖南省苗学会确定每年冬至日一到就进入了苗年时刻,天天都可过年。靖州苗族人过苗年时,节前家家户户除了准备甜酒、糍粑、粉面、糖果、米酒等丰富食品外,还要杀鸡宰猪、拜天祭祖、开“财门”、敬“年神”等。

        尤其是在过苗年的这一天,全寨总动员、全家齐上阵,兴师动众、大张旗鼓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十里八乡的亲朋好友相约前来捧场助兴。

        这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地笋苗寨早已声名远播,所以这里的苗年最为热闹和红火。

        下午一点钟左右,我和爱人,以及爱人的嫂子和一个亲戚,我们从县城出发往地笋苗寨去,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群山如黛,迷雾缭绕。冬雨断断续续、歇歇停停,为整个苗寨增添了几分别样的朦胧美和神秘感。

        寨前溪边的那块空地,已开发为专门举办活动的场地了,寨里的男女老少和四方来客身着苗族盛装,情意浓浓地交谈甚欢,翘首期盼着活动早点开始。

        我的一位姑姑嫁在这个寨子,来过苗年其实也是走亲戚。趁着还有一点时间,我和爱人便带着礼物去看望,岂料没人在家。

        当转回活动场时,恰好在路边遇见了姑爷!见了面,他格外高兴,硬要拉着回家做饭喝酒。我只好耐心做他的工作,说特意回来过苗年,机会难得,不能错过节目,才终于说服了他。

        现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观众不下千余人。我们好不容易挤进人群,台上正在敬天祭祖:

        “一曰敬苍天,祈来年风调雨顺;二曰敬大地,祈来年五谷丰登;三曰敬祖先,祈各家人丁兴旺……”

        在一片肃穆中,苗年祭祀仪式开始。点蜡、上香、烧纸、敬酒……每年的苗年,苗寨人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表达对自然及祖先的敬畏和敬仰,传递一年丰收的喜悦,祈求来年人寿年丰。

        接着,地笋村各个团寨的寨老一起走到台前,由年纪最大的那位读祝文:“悠悠苍天,茫茫大地;地接黔楚,笋连云天......望我同胞,戮力同心;携手共进,砥砺前行......”

        读罢,然后焚烧祝文,继而冲天彩炮响起,打破了山清水秀村寨的宁静,也揭开了过苗年的序幕。

        接下来就是精彩的文艺节目表演了。县文化局送来了高大上的苗族服装走台秀,高挑的模特一个个穿新戴银,精美的服饰,靓丽的身段,翩翩的步子,引起观众不断鼓掌叫好。

        高潮之处还是苗寨人自编自演的情景剧——《苗族婚俗》,把苗族结婚四天四夜的过程搬上了舞台。

        这个节目贯穿了从“六亲客”挑着担子、唱着歌鼟走出寨门去娶亲开始,到新娘家寨门前唱落马歌,再到喝正席酒,第二天出嫁发亲,以及在新郎家讨花带、新娘担水、闹井台等众多情节融为一体,整个节目一气呵成、亲切自然,从头至尾歌声不断、笑声不断,把苗族隆重而热闹的婚礼活动展现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

        外地游客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好玩又开心的场面,非常稀奇、非常投入,跟在演员后面,或跑到前边,不停地欢呼和拍摄。

        土生土长的我,虽然也曾多次亲历过苗族的婚礼,却还是深受感染,忍不住跑上跑下,同喜同乐、连连点赞。

        打糍粑、杀年猪、品油茶、喝甜酒、吃龙头宴……作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这里除了观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登古香古色的木质鼓楼,玩榨油、骑高脚马,让游客亲身体验苗族民俗也是苗年活动的重头戏。

        五点半,晚宴开始了!由于来人太多,分两个场地就餐,一个设在村部接待站,安排外地游客;一个在寨子中心地段的操坪,安排苗乡侗寨的亲戚。吴才和要我在操坪这边入席。

        长长的龙头宴摆好了两桌。当主客相邀入座后,还有不少人没地方坐,又赶忙搬桌子、架凳子,临时拼起了一桌。

        估计不足。因事前通知各家各户只来一人陪客,大约能坐80人左右就差不多了。哪知,来的客人非常多,而且有些亲戚很久没来了,许多家庭就拖儿带女全家一起来陪,致使严重超员,在这里聚会吃饭的近300人!

        龙头宴上最瞩目和受尊重的位子是“龙头”,我被安排在第三桌坐龙头,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在一起。开始不好意思坐,再三推辞,他们却一再坚持,说我是村里有出息的“人物”,够资格坐。盛情难却,只有领了这份情义。

        火锅生起火,“泡汤”热腾腾;米酒倒满碗,杯子端起来......扯扯杯、交心酒,龙头盛宴精彩纷呈!

        苗族的龙头宴或许是世界上最隆重、最热闹、最开心、最浪漫、最味道的宴席了,我曾在多篇文章中描写过,这里不再细说,一笔带过。值得一提的是我那非客亦客、非主亦主有点特别的身份。

        酒过三巡,歌鼟响起。在这一桌坐的有不少锹里地区来的年轻妇女,寨里的不少年轻男子便都往这一桌挤了。苗族歌鼟中,男女对歌一般用山歌调,这时,喜欢唱歌的人不甘落后,三四批歌就在整个酒场飘荡弥漫开来。

        一会儿,地笋苗寨的吴才早来与我扯酒后,挤个位子坐下来。然后跟寨上陪我喝酒的父老乡亲说:“一年难得一次,叔叔虽然也是主人,但比客人还来得少,我们也唱支歌热闹热闹吧!”

        大家立即附和。吴才早便做歌,身边一人立马起歌,围拢龙头这一块的所有男子汉一起加入进来,嘹亮、高亢的酒歌调便抑扬顿挫、此起彼伏。

        一首歌唱完,又扯一轮酒,接着就是客人回歌了。我谦虚了一会,稍稍酝酿一下,开始答歌:

        一年排来十二月,

        今朝排到冬至时。

        太平年间好世界,

        苗乡侗寨喜洋洋。

        就这样,你一首,我一首,左一杯,右一杯,把酒会推向了高潮!

        唱歌还能应付,喝酒就难受了。坐在龙头上,认识的、不认识的、其他两桌的,主人、客人都来向我劝酒、敬酒。酒壮英雄胆,不知不觉就豪气起来,一杯接一杯,杯杯见底。

        爱唱歌的人,最喜欢的还是男女对唱。他们那几伙欢歌笑语、高潮迭起,尤其是对四句、说相,妙语连珠、笑料迭出。

        这种欢快的氛围,让我心痒痒的,抽个去敬酒的空隙,来到两个年轻女子对面坐下,一位是我的学生舒珍英、一位是我的校友潘才英。我便转换了角色,以主人的身份,找个帮腔的,又唱起山歌来!

        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本来她们和另外两位男子在对歌,刚回完他们的歌,又赶快答复我的歌。唱苗族歌鼟最考验肚才,没有一定的才华是做不到的。

        也不知喝了多少酒,唱了多少歌,因要赶回城里,我们不得不起身离席。寨里的亲戚极力挽留,看实在留不住,便拉着手相送,一路欢歌,依依不舍、情意绵绵......

        走到白天搞活动的场地,那里还燃着熊熊篝火。原来刚刚举行了篝火晚会,下午吴才和就跟我说过要我来点火的,知道酒席上我脱不开身,就不邀请我们那桌的人参加了。

        有些意犹未尽的游客依然还在这里载歌载舞、说说笑笑,围着火堆烤火,噼啪作响的火花映衬着一张张笑脸,红彤彤的火苗温暖着每一个人的身心!

        在尽情燃烧的柴火中,在灯火璀璨的苗寨里,苗年画上了一个欢乐、圆满的句号,又开启了幸福、美好的一年。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氏    责任编辑:吴氏在线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荆坪古村里的那些古树古井古建筑
    苗族汉子真奇怪,婚礼现场“讨花带”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棵最美古树
    有一类婚姻叫“倒插门”,有一种新郎叫
    宜宾吴文化研究会召开工作会
    有一种乡愁叫故乡的杨梅
    杨梅红了,我在想你
    迎丰公园,改变的是模样,不变的是情怀
    思情赋
    千锤百炼的味道——凤凰木锤酥
    漫游黔阳古城,“慢时光”里才有浪漫
    我们渐渐成为了故乡的客人
    神奇四月八,耕牛休息姑娘回家
    云照走出来的书画能手吴锡森
    行走在古城古镇古村
    走进大自然,享受静时光
    高脚马,童年的快乐神器
    始祖泰伯庚子清明祭
    美丽的家乡,童年的野菌
    张贴在村口的“请柬”
    “乔迁之喜”为何选择在三更半夜?
    有一种人情往来叫“随客”
    泰伯吴氏祖地宗亲总会(第四届)会员代表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