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文化 > 吴氏习俗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春节有仪式感才有获得感
作者:吴展团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1-23 收藏|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对中国人来说,一年中最让人期待的莫过于春节。可是,这些年常有人感慨,这年是盼来了,然而年味却越来越淡了。

之所以感受不到春节的乐趣,一方面是因为生活水平极大提高,我们在物质上天天都在过年,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内心精神世界不太丰富,丢失了春节应有的仪式感。

纪录片《舌尖上的新年》有这么一段话引起人们广泛共鸣——“年味越来越淡,只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失去了吸引力……母亲每到过年就抱怨:吃什么呢?你们想吃什么呢?儿女们都说随便,您随便做。”

随便的结果是,过年的一些风俗可有可无、渐行渐远了,本该履行的一些仪式都简单化了、甚至不要了,节日变得不再像节日。

时下过年,许多家庭不再全家总动员一起操持家务,不再期待除夕时的年夜饭,不再等待春节联欢晚会,往往独个儿心如止水地低头摆弄着手机,年味自然而然就寡淡了,年也就不知不觉又过完了。

回头想想,曾经承载了多少欢乐和希望的打糍粑、杀年猪、吃庖汤、赶年场、写对联、贴年画、挂灯笼、放鞭炮、敬神灵、祭祖先、看春晚、守年岁、开财门、砍新柴、拜新年、舞龙灯……现在还保持着多少呢?

越长大,越怀念过去;日子越好,越留恋过去的年!

其实,年一直都在,平等而吉祥,美好而团圆,温馨而和谐,不同的只是过年的心情发生了改变。只要我们有心、用心重拾那些看似繁琐实则意味深远的仪式,一样会过得热热闹闹、开开心心,有滋有味、其乐融融!

村上春树说,没有小确幸的人生,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罢了。

是的,很多人之所以过得平淡无趣,毫无幸福感可言,正是缺乏了仪式感。

 仪式感犹如生活的调味料、情感的催化剂,它让平庸的生命显得庄重,让潦草的生活焕发温馨,让平凡的日子散发光芒,更能唤醒我们对内心的尊重,从而去尊重生活、热爱生命。

生活有仪式感,才会有获得感。

很多时候,我们总抱怨生活太过平淡,无惊无喜却又匆匆忙忙。我们之所以需要婚礼、生日Party、纪念日等仪式,就是需要仪式感来给自己的生活赋予一定的意义。即便在仪式感之后,日子还会一如从前,可我们依然可以在仪式上感受到与以往所不同的美好,它会让你觉得生活充满希望,未来充满期待。

我们需要仪式感,用庄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里每件无趣的事情,把每一件事都认认真真地做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的乐趣。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仪式感最为浓烈,也最该弘扬。这个时候许许多多的仪式,恰是制造美好回忆的最好时机,更是体现幸福的有效途径。

所谓年味儿,实际上就是通过各种习俗维持的一种仪式感。不管世界发展多么的快速,人们生活多么的富足,但过年只有有了仪式感才会有年味儿!

 “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作家笔下的传统节日仪式,总能勾起许多人的乡愁。在物质丰富、文化多样的今天,尤其需要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来自长久流传的节日仪式。过节要有“规定动作”,“过”意味着庄严,“节”代表着主题。

比如欢度春节,我们只有历经如贴春联、穿新衣、守岁、吃饺子、相互拜年、登高捡柴、舞狮舞龙等传统仪式,方能获得辞旧迎新、欢乐喜庆、和谐友爱、感恩怀想、憧憬美好等感受。

也正是节日仪式的展现,才复苏了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记忆,涵养着我们对民族文化的情感。

做什么事情,只有亲身参与了,体会才更深,收获才更大。过年过年,就是要自己亲力亲为,一家人都参与进来过日子。

所以,我们除了在集镇、市场采购年货外,也要在家里力所能及地“忙年”。做米粑、磨豆腐、炸糖果、包饺子,至于杀鸡宰鸭也是常有的事,切肉洗菜这些都是小儿科。

同时,还要打扫屋前屋后的垃圾,扫除屋梁窗上的灰尘,贴上窗花年画对联,挂上门神挂历灯笼……年的味就慢慢地浓了。

年味最浓的要数大年三十了。一起准备丰盛的年夜饭——这也是一种“仪式感”:鸡(吉祥如意)、鱼(年年有余)、羊(喜气洋洋)、猪(五谷丰登)、牛(牛气冲天)……这些都是必备的菜品。

现在,生活好了,人们对这些仪式已简省了许多。虽然说有的仪式没什么重要,但对于孩子的教育,对家族认同、感恩之心的培育,还是挺有用的。

春节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我们重视过年,正是为了温热内心的仪式感,触发文化意义上的深层感念。

当然,对节日仪式的继承与创新,哪一方面都不能轻视。过去春节放爆竹,如今“燃放”环保的电子爆竹;过去拜年磕头作揖,如今发短信、录视频、传微博……变化的是过年形式,不变的是文化追寻和情感慰藉的节日内涵。

“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唤醒仪式感并不仅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搞形式主义,而是要找到传统文化和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

如此,传统习俗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传统节日才能叫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氏    责任编辑:吴氏在线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荆坪古村里的那些古树古井古建筑
    苗族汉子真奇怪,婚礼现场“讨花带”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棵最美古树
    有一类婚姻叫“倒插门”,有一种新郎叫
    宜宾吴文化研究会召开工作会
    有一种乡愁叫故乡的杨梅
    杨梅红了,我在想你
    迎丰公园,改变的是模样,不变的是情怀
    思情赋
    千锤百炼的味道——凤凰木锤酥
    漫游黔阳古城,“慢时光”里才有浪漫
    我们渐渐成为了故乡的客人
    神奇四月八,耕牛休息姑娘回家
    云照走出来的书画能手吴锡森
    行走在古城古镇古村
    走进大自然,享受静时光
    高脚马,童年的快乐神器
    始祖泰伯庚子清明祭
    美丽的家乡,童年的野菌
    张贴在村口的“请柬”
    “乔迁之喜”为何选择在三更半夜?
    有一种人情往来叫“随客”
    泰伯吴氏祖地宗亲总会(第四届)会员代表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