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微信订阅] [手机版APP]
| 网站首页 | 姓氏新闻 | 吴氏历史 | 吴氏族谱 | 吴氏文化 | 吴氏人物 | 寻根问祖 | 寻根知识 | 姓氏书籍 | 吴氏分布 | 吴氏大统宗谱 | 吴氏世系 | 吴氏习俗 | 吴氏传说 |
首页 > 吴氏文化 > 吴氏文艺 ◇吴氏在线为公益性民间网站,传承优秀文化,发扬吴氏精神,请您阅读:
想回老家吃碗粉
作者:吴展团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7-4 收藏|留言|微博|交流|字体:

 

离开十多,虽然也时不时就要回去一趟,但也终该算是一个游子了

不知道是离乡日久还是年岁渐长,近来思乡之情愈来愈浓,所写的文章也经常绕不开乡情和乡愁这个主题。最突出的思乡表现,越来越老家各种关于吃的东西。

说起来好笑,排在想吃第一位的,居然不是什么美味佳肴,而是一种极为普通的小吃:米粉!

在我的老家靖州,可吃的美食非常多,很多人绝对不会想起米粉,更多人想到的应该形成了品牌的杨梅茯苓、月饼、山核桃、雕花蜜饯等特色产品而且毕竟米粉在南方太普遍,这并不是靖州的特产

米粉,中国多数地方的传统美食尤其在南方地区非常流行。米粉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和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而不是词义上理解的以大米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

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米粉品种众多,可分为排米粉、方块米粉、波纹米粉、银丝米粉、湿米粉和干米粉等。它们的生产程序大同小异,一般为:大米淘洗浸泡磨浆蒸粉压片(挤丝)复蒸冷却干燥包装成品。

关于米粉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是古代中国五胡乱华时期北方民众避居南方而产生的类似面条食品。

另一说法是秦始皇攻打桂林的时候,由于北方的士兵在桂林作战,吃不惯南方的米饭,所以就用米磨成粉状并做成面条的形状,来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情。

传说归传说,不过史书上确有文字为证。米粉在早时的烹饪书《食次》中记为(càn本义为上等白米)而到了北魏时期《齐民要术》就有了具体做法的记载。从中不难看出,米粉的历史已经相当久远了。

在外面这么多年,不是没有吃过米粉,广西的桂林米粉、云南的过桥米线、重庆的酸辣粉,等等,都吃过,但始终吃不出家乡米粉的味道。

湖南,米粉无处不在。长沙米粉、常德米粉、湘潭米粉、邵阳米粉、攸县米粉、永州卤粉、郴州鱼粉、衡阳鱼粉等,每个市州都有不同的风味,令人垂涎三尺。

而在怀化,各个县市区的米粉更是各有特色,芷江鸭粉、安江米粉、沅陵猪脚粉、辰溪血鸭粉、新晃锅巴粉等,无不挑逗你的胃口!

曾有这样的说法,湖南人可一日无米饭也不可一日无米粉。由此可见,米粉对湖南人来说是多么重要,既习以为常,又不同寻常

湖南的早晨,通常是从一碗粉开始的。大街小巷,一张矮桌,两个板凳,米粉在滚烫的沸水里一过,铺上满满的盖码,一勺酱料,一勺辣油,少许葱花姜,吃上一口,才是热气腾腾的生活。

与常德人“圆的还是扁的?”的开场白有所区别,在靖州,粉店老板娘通常是一句“细粉还是切粉?”(细粉就是那种小的、圆的,切粉就是那种扁的、宽的)从而开启了无数靖州人的一天。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只有27万人,是一座典型的小县城。虽人口不多,但作为历史上曾经的州府所在地,加上又是少数民族地区,饮食风味自然显得别具一格

米粉也是靖州人最爱吃的美味之一人们不仅早,有时一日三餐都以米粉为主食。于是,从街头到巷尾,每隔几步路就能看到一家粉店,在市场学校及机关单位的周围甚至形成抱团之势。

好米粉,一般离不开这四个元素:粉、汤、盖码和调料。不同地方在制作米粉时,在这四个元素上都有自己不同的讲究。

靖州的米粉朴素实在花样繁多,有汤粉、干挑、炒粉、夏天还有凉拌等之分;臊子(外地一般叫)有肉丝、牛肉、羊肉、鸭子、猪脚、排骨、肥肠等之别

当你一碗米粉后,老板就会麻利地到清水盆里捞起一把米粉,提得高高的,塞进蔑制的漏箕里,连同漏箕一同浸入铝锅的沸水中,上下起伏地烫,另一只手拿着两根长长的竹棍不停地搅和,使米粉均匀受热。

一两分钟后,便提起漏箕,立了立水,再把冒着热气的米粉倒入碗里,接着往碗里放入一勺油、半勺盐、一勺酱油、半勺鸡精,再舀一瓢骨头汤,又舀半瓢浇头,撒上一点葱花,便大功告成

满满地端上一碗来,这时,便任由你自己调味了,加蒜末、香菜、辣椒油,或加各样开胃的干菜小吃,放不放醋,都由自己的口味来定。

靖州的米粉就是如此简单!

如果非要说特点的话,也许桌子上还有凉拌海带、各类或鱼腥草之类免费供应,任你添加。杂七杂八的佐料拌上刚捞起的米粉,谈不上色香味俱全或许还有点凌乱、难看,远不及云南过桥米线精致、桂林米粉大气,但是这里的人就是喜欢种大杂烩的别样味道。

不过,与米粉是大米做成的不同,靖州还有一种是以红薯为原料压榨成的红薯粉,当地人也把它归为米粉。

这种粉的颜色呈灰褐色,生态环保,不易嚼烂,更有“筋道”。这样的粉材料难得、程序繁杂,许多地方不生产,这或许是靖州米粉唯一与众不同的地方。

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粉也不仅仅是吃粉了,有时变成了吃菜。店家往往还事先准备好了配菜,煎蛋和卤蛋、鸭脚、鸭腿、豆腐串、豆腐块、猪皮、猪耳朵、猪尾巴等卤菜,一应俱全。

如果碰到熟人也在吃粉,彼此就会热情地打招呼,客气地抢着买单,交待店家多上几个卤菜,把小小的桌子摆得满满的。

兴致来了,还要叫上几瓶啤酒,几元的早餐便吃成了几十上百的宴请,十几分钟的时间也变成了几个小时。那种慢节奏的生活,就是最美的时光。

粉和面是不分家的。粉店除了经营米粉,也兼卖米面,顾客各求所需。但是,靖州粉店的面并不是商店里包装出售的面,而是当地手工制作的专供面,煮的时间要比粉长一些。

就餐,相信很多人除了追求鲜美味道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环境。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环境会让人吃起来特别舒服心情愉悦。特别是夏天空调很凉的时候在里面吃东西,吃完了还想蹭蹭空调。

然而,靖州人却不一样,他们并不选择环境,从来都只注重口味。靖州的粉店一般都是小店,装饰简单,往往只卖粉馄饨、汤粑等,很少兼做快餐或其它小吃

一个门面,内外七八张桌子就是最典型的风格。生意好时,就不断增加座椅,搬到临街路上。店里基本上没有安装空调,一个吱呀吱呀摇晃的旧电扇,像个老妇人似的吃力地转动

都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其实粉好也不在乎门面烂。靖州那几家味道好的粉店,尽管又狭窄又陈旧,每天来吃粉的人络绎不绝,生意火爆,排队等,站着吃,人们也心甘情愿。

我每次回靖州县城,早餐雷打不动的是去外面吃粉。去过不少粉店,但光顾得最多的还是这几家:从河街走过马王桥50米之处土桥街的金家老字号、得月楼楼下的新桥面馆、梅林路的老字号和城东南面的贮木场。

这些粉店,每个早上来人进进出出、川流不息,甚是热闹有的耐心排队,有的调味拿筷,有的大快朵颐,还有的嘟着嘴慢悠悠地享受着“哧溜哧溜”的美妙伴奏……

吃完米粉,一个个鼻尖冒汗,满脸泛红,大家全然不顾斯文,有的鼻孔渗出清鼻涕,赶紧扯一点纸巾擦擦,然后喝口凉水、拿根牙签、打着饱嗝,心满意足地离开......

靖州人虽然爱吃粉,说实话,米粉却不是靖州的土特产、地道味。因为吃粉只是城里人的享受,在广大农村,人们偶尔也从商店里买来面当早点,但早餐大多还是米饭,而在苗乡侗寨,吃油茶就当了早饭。

所以,山沟里出生的我,并不是吃着米粉长大的,如能吃到一碗米粉,那是最大的幸福。

我们山里人家,从来不制作米粉,集市上才有米粉。于是,小时候每到,我就撵着父母去一起赶场,脚走痛了,起了水泡,也忍着不吱声,不为别的,仅仅是想到集市上吃一碗米粉解馋。

往事不堪回首。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如果说米粉是一种诱惑,那么在这个丰衣足食的时代,我依然对米粉情有独钟、难以割舍,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怀旧和化解乡愁了。

现在,我常常想回老家去吃米粉。

山尖上的遥望心尖上的舌尖上的米粉,每一碗盘旋着弯弯绕绕的山路漾动着起起伏伏的波浪,那是一方水土的基因密码和精神滋养,那是代代游子最难将息的乡愁与药方

那个念想,是任何山高路远也难以阻隔的情感。

现在,我也常常回到老家吃米粉。

小街上的闲走,小巷上的游荡,舌尖上的米粉,挑起一筷子一根一根柔韧细腻,接续绵长一碗米粉吃下去就把整个家乡进了肚子,带去异地他乡,浑身顿时充满了继续前行的精神和力量

味道,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滋味

人生百味,最美莫过家乡味令人回味。就算是那极其平常的米粉,也足够一辈子津津乐道,让你觉得是那样的津津有味!



吴氏在线二维码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均来自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或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相关资料来源于报刊杂志网络信息录入:吴氏    责任编辑:吴氏在线  |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荆坪古村里的那些古树古井古建筑
    苗族汉子真奇怪,婚礼现场“讨花带”
    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棵最美古树
    有一类婚姻叫“倒插门”,有一种新郎叫
    宜宾吴文化研究会召开工作会
    有一种乡愁叫故乡的杨梅
    杨梅红了,我在想你
    迎丰公园,改变的是模样,不变的是情怀
    思情赋
    千锤百炼的味道——凤凰木锤酥
    漫游黔阳古城,“慢时光”里才有浪漫
    我们渐渐成为了故乡的客人
    神奇四月八,耕牛休息姑娘回家
    云照走出来的书画能手吴锡森
    行走在古城古镇古村
    走进大自然,享受静时光
    高脚马,童年的快乐神器
    始祖泰伯庚子清明祭
    美丽的家乡,童年的野菌
    张贴在村口的“请柬”
    “乔迁之喜”为何选择在三更半夜?
    有一种人情往来叫“随客”
    泰伯吴氏祖地宗亲总会(第四届)会员代表
    留言
    姓 名: * 验证码: *
    性 别: Msn:
    Email: QQ号:
    主 页:
    打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留言
    内容:
    留言:(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发布,只显示最新10条。)
    48小时信息排行榜
    48小时图文排行榜
    最新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