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 吴氏资料 | 寻根信息 | 2010-2008以前信息 | 2007以前信息 | 2006以前信息 | 官方首页 | 信息管理 |
信息交流·管理公告: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2010版正式运行,请各位宗亲积极发布信息.所发布的信息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互联网规则,否则后果自负!
所发布的信息只能是与吴姓氏族有关的资料,请宗亲们用真实姓名.谢谢合作。请知晓相关信息者给予“回复”。
吴清火

作者QQ:1085626713 IP:121.41.236.*
2013-2-4 9:41:33
至陕西吴氏宗亲
学怀(字,爵咸) 乾隆年代迁陕西镇安县罗家沟,娶徐氏, 生子一  名希江。  希江娶陈氏后未详,无信。。

希湖(字,相海) 乾隆年代迁陕西镇安县罗家沟,娶夏氏,未详,无信。。。

学厘(字,席锦) 乾隆年代迁陕西汉阳县,娶夏氏,生子希汝,希汝(字,周益)娶罗氏,生子二, 承富,承贵。无信。。。

学泳 (字,远名) 学熙(字,贤胜) 学燃(字,光烈) 学煌(字,立大)等兄弟4人乾隆年代迁陕西镇安县罗家沟,无信。。。
      如有知情者,望互相转告一下,谢谢!


                                            联系人:吴清火
                                            地址:湖北省通山县2都芦坑庄。
吴兴国: (2013-3-13 19:20:47) 作者QQ:1119456963 IP:61.134.52.*
Re:

我吴家农村房子有“香户”,即中堂,中堂上正中间,最大字型,必修写“延陵世地”。“延陵世地”是什么意思?父亲告诉我们说,那意思就是我们最早的祖先在“延陵”,延陵在哪里?说,在湖北。可是我在地图上认真查过,没有“延陵”地名。请问,到底在哪里?谁能告诉我?我的QQ号是:1119456963.听父亲说过,罗家沟有很多姓吴的,但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是一家。我的族谱是:明金永正大,光耀可兴邦;道德依隆盛,文化继续长。最早来到陕西二峪河的祖先是从湖北来的,名叫吴明海。到商州牛槽的叫吴大榜。后来到“耀”子辈有人搬去了西安灞桥,灞桥我父亲小时候常去,我父亲叫吴可生,又名吴克。
吴祖松: (2021-2-8 11:59:57) 作者QQ:819320809 IP:117.136.86.*
Re:寻根问祖

我家祖谱信息不全,


我叫吴祖松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五福村人
听说老祖先是从外省迁过来的,家谱信息不全
我只知道   宠绪兴元 祖……

QQ819320809   有相同谱信息的联络我谢谢
吴祖松: (2021-8-31 2:33:27) IP:117.136.50.*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五福村吴氏 QQ819320809

各位宗亲好,我是网络寻根问祖,

我是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罗家沟
吴氏后人

由于家谱信息不全,我只知道的字辈有

昌凤正念
宏绪兴元
祖国龙旺
十大安全
我现住: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五福村
有同谱的联系我 QQ819320809

听说老祖先从外省进入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罗家沟生活至今
吴炳加

作者QQ:470931264 IP:113.214.206.*
2021-8-25 10:25:37
寻找洲泉千年吴氏树滋堂的后 人
我叫吴炳加,今年78岁,原住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南泉村姚家角。我家有树滋堂的八仙桌一张,还有1865年原始文件一个,都可以证明我是洲泉吴氏树滋堂的后人,想联系同堂中人。如有人,请在吴氏在线联系我。
吴祖均

IP:202.98.127.*
2021-7-23 11:40:51
四川成都彭州吴氏寻根
吴朝忠——吴文还——吴帮告——吴永敖——吴胜富——吴道和——吴传余——吴鸿均,光照祖德昌明建,玖大家兴减锡龙,世景志胜万代忠,平安正国吉荣华,清顺远和福富贵,咸音祥法春乾坤,财源广进书满园,东海长江友情谊。
吴贤林

作者QQ:565074346 IP:218.89.40.*
2021-7-19 1:44:48
资中县新桥镇白庙,双龙镇同川庙吴家湾吴氏寻根寻找宗亲
内江资中县新桥镇白庙,双龙镇同川庙的吴姓。字辈是:兴隆至长春,(滨、澄、洪)邦自正廷,文開天运盛,贤哲绍书香。是同宗宗亲的跟我联系
吴洪海

作者QQ:253801051 IP:111.121.110.*
2021-4-11 7:14:53
寻根
祖籍山东莱西孙受镇,爷爷讳桂山,父亲讳圣清,我这一辈犯希字辈,下一辈犯培,有和我一样的吗?
吴三权

2014-6-8 23:20:27
全国吴氏在厦门交流
希望各位吴氏在厦门互相照顾支持发扬吴氏精神
吴桂林

作者QQ:853028643 IP:36.148.48.*
2021-2-18 18:09:37
湖南新化吴氏辈份

原订班字(四修谱语)
   豫章老谱派语
     绍、世、承、添、共、景、木、学、启、齐、家、助、国、兴 通。
   道卿公房班字:
    道、均、福、嗣、景、志、永、仁、廷、万(应)、大(仕)、正(元)、奉、承。
  大型公初订班字:思文肇国、世继兴昌、江有南浙、伯仲希光。
  莲池公原订班行五言四句:(嘉庆十年)
  兴昌原祖泽、长发自延陵、让德家声远,诒谋裕后昆。
  再订四言十句班字
  思文肇国,世继兴昌,笃生英哲,三让发祥,延陵启祚,先业弥芳,蕃衍南服,江豫荆湘,名臣理学,积庆绵长。
      按:道新、景彻两房派语,历与道卿公派同。而汝霖公复于清光绪十六年续修就四言十句内“名臣理学”句下,“积庆绵长”句上,添置注“严肃纪纲,力田孝弟”两句,以仿四时十二月之数,兼寓劝惩之意。
       于是宣义派均义、均彻及兴续公、通贵公与道才公诸房皆从“昌”字派起与之相合。


我族于辛丑之岁公议复修家谱,因人稠地远,德福、朝福、成福三房及通贵三房分修于白溪洋桥,照依原班传后。
      越壬寅春,兴续公与道卿公、均义公、道才公、景彻公、道新公、志传公各房合修于龙塘村卿公老宗祠内,公议既以合谱,理宜合班。
      今录莲池公新订班行四言十句,各房合修谱者遵行传后(四言十句)。
      思文肇国,世继兴昌、笃生英哲、三让发祥、延陵启祚、
      先业弥芳,蕃衍南服、江豫荆湘、名臣理学,积庆绵长。
      道卿公、景彻公、道新公、志传公四房以从新班传后。
      兴续公、均义公、道才公三房接前原班。“崇厚诒谋”四字起,后从新班“世”字云云,蝉联传后,避兴续祖讳,又避迁山公房原班“世”字讳,将新班内“兴字”改作“隆”字,“世”字改作“代”字。因再录接前原以起新班合成“四言十句”于左(后)。
      崇厚诒谋、代继隆昌、笃生英哲、三让发祥、延陵启祚、先业弥芳
      蕃衍南服、江豫荆湘、名臣理学、积庆绵长。(道光二十五年)。
      今谨依莲池公原班添注“二句四言十二句”
      思文肇国,世继兴昌,笃生英哲,三让发祥,延陵启祚,先德(业)弥芳,
      蕃衍南服,江豫荆湘,名臣理学,严肃纪纲,力田孝弟,积庆绵长。
按:(翰)流览各房班次语意,有涉粗浅者,有嫌廓廓者,似不若莲池公所撰之雅而切也。然细意玩味,气若未足,义若未周。据鄙见而妄为添改,窃恐僭越,因质诸星榆师及同事诸君,佥以为能,阐前人未发之意,奚不可乃于“名臣理学”句下添二句以足之庶教养学行意义周匝,俾后之阅者,知寓有劝惩意焉。且仿四时十二月之数,循环递嬗,匪有穷期,凡我族人,承忠厚之丕基,守诗书之世业,瓜绵椒衍,蔚起人文,日后传至长字仍由“思”字起班,生生不已,直欲与天地同流。(翰)固所厚望也,岂非阖族之幸欤。爰录诸简端,昭兹来许。
      景彻公房,道新公房均同此班次传后; 
     通贵公房前接原班七字,后从新班合成四言十二句:
     能大立光、显应名昌、笃生英哲、三让发祥、延陵启祚、先德弥芳、
     蕃衍南服、江豫荆湘、名臣理学,严肃纪纲、力田孝弟、积庆绵长。
     通良公派原订五言十二句班字(乾隆六十年):
    福寿忠廷永,喜嘉有庆新,仕朝能大立,光显应名成,文章逢大运,嗣繁冀远春,
    仰源思宗祖,祥开肇锡龄,治际昌隆盛,恩敷亿兆宁,敦笃存仁本,万代毓奇英。
再订五言十二句班字(咸丰七年接光显应名成句):显书·倬 
 文章开泰运,嗣续冀长春,仰源宗祖泽,敦本继家声,治际昌隆盛,恩敷治化醇,承先怀让德,万代毓奇英。
      按:永派至能派共九世。查世袭抄本及祖茔墓碣各处捐碑,多有不同。永作思,喜作永,嘉作正,庆为宪与承新为义,与学仕为绍,朝为时,能为养,盖俱系原名,订谱时易之,以合派语也。
   通良公派安邑梅塘八修派语(接光显应名成句):
   荣章逢泰运,华锦茂芳春,泽厚崇先志,祥开锡上珍,
   诗书培俊秀,治典际昌隆,纯笃怀仁本,时和育萃英。

九修重修派语(接名成句)
  光绪十九年:
  文章开泰运,嗣续茂芳春,仰维宗祖泽,敦本继家声,
  时际隆平会,恩敷治化纯,承先怀让德,万代毓奇英。

   兴续公派文质房原班次:
   文怀达,耀德敏以守,承士自振上。
原订四言八句班字(接上字派)清雍正四年丙午:
    开基崇厚,贻谋允臧,仰维世德,继序声扬,
    体元敦善,履顺安康,本培枝茂,庆余泽长。
按:四言八句班字,清雍、乾两朝谱牒,兴续公房与均义、道新、道才五房同。
再订四言十句班字(接上字派)清道光二十五年·
    崇厚贻谋,代继隆昌(以上接笃生英哲云云):
按:“崇厚贻谋”四字,即节取“开基崇厚,贻谋允臧”二语成句,以合从前道卿公房已定班行,即“思文肇国”四字也。“思文肇国”四字品子和公房班字五言十二句内“能大立光”四字。
    文怀达,耀德敏以守,承士自振上,开基崇厚贻,谋允继名成。
              
   兴续公派迁山房原班次:(派语原系四言,今新老一例,联成五字句)
    迁景玉,文选孔昭国,尚世大明应,天祚受厚贻,谋代继名成,
  再订四言十句班字(接祚字派)·清光绪十七年:
  受厚贻谋取,代继隆昌(以下接笃生英哲)

按:“受厚贻谋”品“思文肇国”,也品“能大立光”四字。

     道才公房原班字
    添、伯、兴、光、持、志、载(永、政、才、胜、时)、 
    臣(持)一、本(继、廷)、绍【世、应、字】、
    福(大、应)、朝【万、永、恩】、显【名】、
    登(廷、天、仕)、上(承、成)开(思)、
    基(文)崇(肇)、厚(国)、贻(厚、代)、
    谋(贻、继)、允(隆)、昌。

 

均义、均彻两房原班字
   均教忠寿 志永仁廷 兴万大福 天承思文
(义房仁字又作礼、义、智、信、荣五字,
彻房福字班改作正字,天字班改作奉字)

均义、均彻、道才公三房派语:
   思 文 肇 国 应 贻 谋 昌 笃 生 英 哲。
   接:三、让、发、祥。
上班行十五世从思字行起以下蝉联传后。
  彻房“应贻谋昌”改作“代继隆昌”。
  道才房“思文”八班有作“开基崇厚,贻谋允昌”者;
  “应贻谋昌”又有作“厚贻谋昌”者。

            邵阳旧谱派语
   通必政 福受(寿)忠廷永 喜嘉有庆新(一良三道德)
   仕(世)朝能大立 光显应名成。
  
         通辅公裔
通汝朝,再宗政永文,福寿廷忠必,
贤朝能大立,光显应名成。

湘乡吴氏派语按 【安化佳门】

自通字后,派语是:
      通 汝 潮 再 寿 良 忠 必。
【汝珊发朝忠、朝忠发再清、再旺、再有、再余、再庆;
再清发寿福、寿禄、寿祖、寿呈、寿祥;
再庆发宗珷、宗瑞、宗紀、宗瑜;
寿禄发良尧,良尧发忠德、忠礼;
忠德发七子:华贵玉堂魁斗星,
忠礼发一子必富】
     康熙三十二年,华、贵、富三公迁归化高明铺,斗公迁安化,凑成四言十二句,仿四时十二月之数,循环递嬗,匪有穷期,日后传至“长”字,易“能”字为“思”字,仍由“思”字起班,生生不已,直欲与天地同流,永远遵行,万世罔易。

木裕公派
     通必政,文彦兴孟明,振承尚国士,水长毓大立,宗盛应名成。

              邵邑通翰公房原派语(居南乡阳乔山)
     
  朝上世大士,启开文明运,道盛得至善,贤良方正代。

                兜裕二宗原派语(均接名成句)·民国八年
   文(荣)章逢(开)泰运,嗣续茂芳春,仰源思祖泽,敦本树先声,
   治际昌隆会,恩敷亿兆宁,清芬存礼让,南楚育奇英。

              邵邑通翰公房原派语(查田供)
     
     绍世成添共景木,学启齐家助国兴通,
     延琏海亮友连,朝上世大士,
     启开文明运,道盛德至善,贤良方正代,
     恭宽信敏惠,仁让智勇为,永振丹阳绪,
     济美有光辉,思源怀先泽,嗣哲显泰昌,
       
五里坝自延公以下之班次俱按此五言四句办理,
      
惟背冲一支,自桂容桂某二公以下即按  
荣华加开允  士大文明运 十班排列

     今既合修则班次之次第不得倒乱,特将文华加开允五班仍依旧句
      
      士大文明运  五班易为 :  道顺德至善,

      故世系注明原名某某,后之班次仍依:
     
    贤良方正代    顺排,同遵邵、新合订之班次,庶不差讹。

  贵州盘县支系字派(七十代老谱   留柱供)
  建(98肇) 国(99) 起(100世) 廷(101继) 开(102兴)
  正(103昌)  兴(104笃)  承(105生) 德(106逢) 光(107泰)   忠(108)  厚(109)  传  家  本
沿  袭  递  继  张  仁  义  礼  智  信 首  占  文  明  纲  工  农  商  学  仕
精  专  尤  为  强  勤  奋  蕴  富  贵 诚  实  藏  贤  良 利  禄  俗  钦  佩
清  廉  持  高  尚 慈  孝  友  恭  美  兰  桂  馥  显  楊

(留柱按:贵州盘县支系的"建"字派对应湖南新化四都的"肇"字派,以此类推。
吴氏宗族坚决按统一字派排行起名,国家即将出台《姓名法》,要求所取名字必须三个字以上。
排行字派应在名字之中,字派的字一定要照用,不能更换同音字,加入本宗谱的所有支系,应统一使用字派排行。希族人照办)


           溆浦县龙潭宗魁房字派
添、源、仕、尚、应,永、必、道、廷、楚,嗣、首、重、光、显,人、文、盛、世、传、厚、生、克、正、德,孝、友、秉、忠、廉、谟、烈、承、周、绪,家、学、培、儒、冠……
吴庆敏

IP:36.157.28.*
2021-1-4 8:27:13
一修《吳氏宗譜》竿竹山谱序(公元1756年)
一修《吳氏宗譜》竿竹山谱序

    余族壽卿公鼻祖也,然上而溯之有顏清公、小三公及時望公、道希公、德政公俱為。季札之五十余世孫,更上而溯之有元進公、三省公、以及端公、貴公、隆公、沆公俱為。

    季札公之四十余世孫,今以壽卿公為鼻祖者,何按之小喪禮?別子為祖別,為大宗,有尊尊之義,繼別之庶子,為小宗,有親親之恩。

    吾高祖僑公,距壽卿公僅十一世,故壽卿公以上弗敢遠引者略。遠也略,遠者何遵遵也?僑公以上,獨祖壽卿公者詳近也。詳近者何親親也?所謂恩以義殺禮,緣情起者此也。壽卿公以來,雖積德累仁,俱可為公姓楷模,然出于父老傳聞,無證不信,贅論適以取譏耳!僑公幼而岐疑,所誦成帙,毀齒冠軍,童試弱歲,領袖諸生,明經九重,振鐸三府。晚年倦游,辭五斗,開三經,徒居州治北門,含飴弄孫,其樂陶陶。每酒後耳熱,笑傲南山,時人此比之晉淵明,雲延及汝,厚公仁恕恭讓,本于性天,尤篤天倫,事母孝,因母病,精岐黃術,志在活人,雖赤手,就醫不少,吝前郡守廉其實,舉鄉飲者三載,在州志,至今口碑嘖嘖,識者咸謂吳氏其有後乎!其子中祥公,早歲成名,流聲泮沼,好善樂施,綽有父風。侄中珩公,亦郡增生,志載幼穎異絕倫,讀書一目十行,作文下筆就立,合庠欣佩之,事母孝,母孀兩盲,左右就養,二十余年,罔懈及卒,備極衰慘。郡守朱公廉其實,上之督學以為孝行之冠,斷祥珩而起者,為鼎公,確守先業,少游泮有聲,性尤矜恕,當曰:昔範忠宣謂,忠恕二字終身用之不盡。吾家世用此二字不盡,豈直終身哉!至于為相公,乃鼎公之子也,山川鐘秀,天仙化人,文摹韓、柳、詩仿李、杜,方其摘桂高秋,群聽雷鳴場闈,乃公循孝行傳家至寶,視仕宦若人世浮雲,甫舉孝廉,即盟終,養軒築十友,讀書娛親。董公慕其學,聘修州志,吾郡王劉諸君子,推輩公為總裁,奉命之後,朝夕罔懈,以至董公嘆其:不獨工于文,而且勤乎事矣。先君伯仲五人,悉以讀書紹承父業,而吾父(諱)文、伯(諱)道,接種宮墻,而弘道公,初入泮即以一等而食廩膳。厥後屢試冠軍,學問文章,不下乃父,郡守張公,高其學,聘為南隅義學先生,堂祖母謝氏,矢志“柏舟”,郡守金公嘉節,頒旨建坊,城內以勵冰霜焉。夫人有美蹟猶歸諸先世德澤,先世有美跡,而不可垂之竹帛,以昭示後來乎?況歷代考妣歿誕之辰,葬祭之所與夫,生身所自出尤為人後者,所當嘗記憶而不忘者也,今幸祖住石門山,名欽、國安二君為之倡。余因集族眾仿蘇氏譜法,凡三揭首,集鐫刊,宗人曰:先世書香,不絕室,家盈寧,皆以讀書孝友為起家傳薪。願既譜之後,父戒其子,兄勉其弟,相循以禮,相勖以義,相率以勤,相守以儉,富者力學,貧者力耕,是謂同德,有無相通,患難相恤,老老幼幼,凡我宗支,一體相視,休戚共之,是謂同心。同德同心和氣至,而休證應。誰謂後來之不如前人乎?吾宗其共勉之,是為敘。

七十四世孫:宗楚 謹識
大清乾隆丙子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
蒲節月上浣之吉(農曆五月上旬吉日)

世序注:
道希公 → 時望公 → 小三公 → 幼十八郎(小三公三子) → 顏清公 → 壽卿公

整理:吴庆敏 QQ:123518898 
吴义者

作者QQ:851161421 IP:60.180.65.*
2016-4-21 12:10:09
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四周年
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
       成立四周年

吴氏祖源本姓姬,
开氏三千多年前,
吾祖忠孝三让位,
荆莽开拓青史编;
氏族兴衰常规律,
宗支血缘永相连,
瑞族宗情皆凝聚,
至德光辉万万年!

     泰伯第110世   
           吴义者
二0一六年一月七日
吴群阵: (2020-9-21 9:42:55)
Re:平和县吴氏寻祖

看您信息是岳公之后,我是平和县山格镇吴氏,亦很明确是岳公之后。但岳公的归属在我族谱里却是个谜。
如您看到这则留言,麻烦您来个电话。我的电话15395986058
先谢了!!!
吴万林

IP:112.192.171.*
2020-1-23 13:41:42
沐川县袁魏林吴氏寻亲
       我们是沐川县袁魏林吴氏系渤海堂吴祠宗支。是从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丙申年入川北道广安州明月乡小井沟开口楼房落业,于丙寅年入四川下南道叙州府屏山县新沾乡苦沱寺小井沟开口楼房落业宗支。
       启派始祖是江西的。
        字派是二十字:  共 进 道 朝 廷  君 仲 志 贤 良  仕 大 光 明 正  万 代 永 兴 昌。
       启派始祖 吴共全原藉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丘中十湾地方生长人氏,太婆刘氏。在于填湖广靖州府黎平县怀安乡文里坝落业发派宗支[有说是湖广靖州府黎平县明月乡文里坝鸭里溪焉马二冲游一里落怀坤头(怀安乡文里坝)]落脉宗支一派。
        二世 吴进联太婆李氏,人一房;吴进芳太婆张(李)氏。
       三世 吴道恩太婆周氏。
       四世 吴朝钊(伴、剥)太婆卢氏。
       五世 吴廷达太婆向氏。
       六世 吴君胜太婆李氏所生吴仲福;吴君应太婆华氏一房。
       七世 吴仲福丁酉年生,太婆张氏所生吴志宁。吴仲禄太婆孙氏人一房;吴仲疎太婆张氏人一房。
       八世 吴志宁妻彭氏,共里地名大湾生长人氏。丙申年入川北道广安州明月乡小井沟开口楼房落业。吴志宁葬苦沱寺,土地屋基后卯山酉向。
       太婆彭氏所生三子:吴贤佐、吴贤佑、吴贤臣三人于丙寅年入四川下南道叙州府屏山县新沾乡苦沱寺小井沟开口楼房落业宗支。
       九世 吴贤佐 吴贤佑 吴贤臣兄弟三人。 
      吴贤佐 湖广生长人氏。
      吴贤臣 川北道广安州明炉乡净井沟生长人氏所生三子,生于川北道顺庆府广安州。
      我沐川县袁魏林吴氏先祖派昔年属渤海堂上吴祠宗支,明清高起祖在江西启派始祖吴共全从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吴氏先人们的步履维艰,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以启山林。一路走来,在艰难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竟争中顽强地生存着,至今已发展繁衍到二十代。
       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迁徙途中,历经社会变迁,家谱遭损毁,使沐川袁魏林吴氏后辈失去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丘中十湾的吴氏亲人联系。
        寻找:
        寻启派始祖吴共全老家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丘中十湾的吴氏亲人;
       寻根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鹅颈大丘中十湾、湖广靖州府黎平县怀安乡文里坝(湖广靖州府黎平县鸭里溪明月乡焉马二冲游一里)吴氏亲人;
       寻二世吴进芳太婆张(李)氏后辈子孙;
       寻七世 吴仲禄、吴仲疎的后辈子孙;
       寻找川北道广安州明月乡小井沟开口楼房吴氏亲人;
        寻找九世 太房吴贤佐、三房吴贤臣的后辈子孙, 吴贤佐 湖广生长人氏。
        吴贤臣 川北道广安州明炉乡净井沟生长人氏所生三子,生于川北道顺庆府广安州。
        继续寻找五通桥滩、乐山峨眉、盐亭、绵阳、新疆的袁魏林吴氏亲人,继续寻根、寻找、.....。
 
吴昌杰: (2020-8-25 16:41:46) 作者QQ:1927899174 IP:124.160.215.*
帮忙查一下

我们那里现在以老人们说的辈份有金、清、明、永、昌!我看见您发的消息里永字辈跟昌字辈中间还有一辈,所以想请您帮下忙查查看有没有一下信息!现只从残留石碑得到一下信息,吴崇智生于乾隆 年间卒于咸丰年间,83岁!元曾孙金堂,金相,金斗,金秀!石碑上称之为吴二公老大人!据说我们是江西迁徙过来的!
谢谢麻烦了!
[分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信息搜索]

搜索:
[返回主页]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CopyRight © 1997.7—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