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 吴氏资料 | 寻根信息 | 2010-2008以前信息 | 2007以前信息 | 2006以前信息 | 官方首页 | 信息管理 |
信息交流·管理公告: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2010版正式运行,请各位宗亲积极发布信息.所发布的信息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互联网规则,否则后果自负!
所发布的信息只能是与吴姓氏族有关的资料,请宗亲们用真实姓名.谢谢合作。请知晓相关信息者给予“回复”。
吴浩

IP:222.189.209.*
2018-2-19 20:27:44
寻根
我的太爷爷来自兴化吴家庄,请问兴化吴家庄的吴氏家族是那一支呀?
吴义者

作者QQ:851161421 IP:220.190.25.*
2018-2-8 10:59:14
第三届温州泰伯文化节暨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 《瑞安吴氏通志》首发庆典




第三届温州泰伯文化节暨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
   《瑞安吴氏通志》首发庆典
  (2018年1月13日下午  发言)

尊敬的各位世吴主席、海内外宗长宗贤,各位领导、嘉宾大家下午好!
  为了继承与弘扬泰伯“至德”精神和姬吴优秀传统文化。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联合温州泰伯文化交流中心、温州吴氏文化交流会(筹),在此举办第三届温州泰伯文化节暨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瑞安吴氏通志》首发庆典。
  首先,我谨代表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瑞安52800多吴氏同胞,为各位世吴主席、海内外宗长宗贤、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诚挚地问候!祝大家:新年快乐、家庭幸福、心想事成!
  瑞安称“天瑞地安、人杰地灵”。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是浙江重要的现代工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温州大都市南翼中心城市,是以轻工业、第三产业为主。全市陆域面积127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37平方公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129万多。瑞安现已评为“国家级文明城市”。
  瑞安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有着“理学名邦”、“东南小邹鲁”之美誉。25史正式立传人中瑞安的就有22人,由“永嘉学派”代表人物陈傅良、“南戏鼻祖”高则诚、清代朴学大师孙诒让、叶适等就是瑞安历史文化名人的杰出代表。瑞安为东瓯古邑,最早发现于新石器晚期,飞云江下游两岸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建立了聚落。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开始建立县治,建县迄今已有1770多年的悠久历史。瑞安吴氏历史悠久,有许多吴氏先贤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很大的贡献,流芳百世、名垂千史。
  第三届温州泰伯文化节在瑞安举行,是海内外吴氏大团结的一次盛世活动,不但,是温州吴氏的大喜事,也是瑞安吴氏史无前例一次广范围、高级别、强素质、凝宗情、尊宗祖、促和谐的庆典活动。
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瑞安吴氏通志》问世,是完成瑞安吴氏52800多族人承前启后的千秋伟业。从各地吴氏始迁祖居住瑞安至今,历经几十代人无法完成的事情,能在我们这一代人将它完成,统一编纂《瑞安吴氏大典》。可以说是: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子孙后代,更是功德无量、史无前例的光辉盛事。
  自瑞吴会(筹备)至《通志》出版,历经7年时间。依靠各宗支负责人的高度重视,编委人员、宗长宗亲们,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地参加编纂《通志》这浩大公益工程。有50多支宗族出资、近800名宗贤慷慨解囊,无偿投入误工1900多工。多年来,为了深入了解和理顺瑞安吴氏各宗支祖源,针对一些祖源、世系不清的宗族,“瑞吴会”组织相关代表,赴浙、闽各地进行寻宗访祖。还得到福建省各祖地及温州各县市区、乡镇吴氏宗亲的大力支持,提供的历史相关资料。各地吴氏宗亲,从不认识、不理解,直至理解配合、关心与支持。宗族之间自从陌生,成为同宗共祖,许多宗族迁离几百、上千年,在本次《通志》编纂中宗亲团聚。
  非常感谢海内外各位宗长、宗贤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本次盛典活动。不但为瑞安吴氏族人增光添彩,也为温州吴氏族人增光添彩!
  瑞安吴氏人口52800多,位居瑞安各姓氏第六。
  温州市“温暖之州”,吴姓人口28.87万,在温州各姓氏中排名第七。
  瑞安、温州吴氏都是大家族,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古往今来:特别是抗日、解放战争时期,抛头颅、洒鲜血,都为国家与人民作出很大的贡献。
  本次活动,非常感谢海内外吴氏宗亲组织,送来贵重的墨宝、礼物(包括:字画、牌匾、锦旗等,还有大量的贺信。)
  非常感谢赞助钱、物的宗长、宗贤、还有宗贤送烟、送酒。
  非常感谢瑞安市各级领导。包括:市政府部门、滨海新区领导、东山街道党工委及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本次活动提供方便与大力支持。
  感谢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姓氏文化研究中心、瑞安玉海姓氏文化研究会、瑞安姓氏文化研究会(筹备会)、其他姓氏单位、领导和兄弟的关心与支持。
  还要感谢东山中埠村两委、中埠三房(大房、二房、长巷房所以吴氏家人)吴氏宗长宗亲,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与积极配合。
  特别要感谢东山中埠吴时忠村长,一直来对瑞安吴氏的发展事业关心与大力支持,为本次活动东奔西跑及辛勤付出。
  非常感恩瑞安吴氏各宗族宗长、宗贤们:为瑞安吴氏事业发展及《吴氏通志》编纂出钱、出力和无私奉献。
我代表瑞安吴氏52800族人,向一直来为瑞安吴氏发展事业关心支持、出钱、出力的宗长、宗贤及海内外吴氏宗长宗贤,社会各界领导、兄弟姓氏等,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也非常感谢我的夫人,我从7年多来,早中晚、双休日时间不过家庭地坚持为吴氏宗族文化事业东访宗、西认祖,她是默默地的大力支持。
  我最欣慰地就是牵头组织和举办本次盛典活动。近几个月以来,瑞安吴氏宗长、宗贤们在“温吴会”指导、“瑞吴会”同仁的团结统一下,不辞辛劳地奔波与筹备,以增进和加强与海内外各地吴氏宗亲组织的沟通和交流,充分体现了“温吴会”及“瑞吴会”及温州各县市区吴氏“协办单位”对举办本次活动的诚挚之心和不懈努力,力争将本次盛典活动举办的平安和谐、奋进有为。
  通过此次活动,愿“温吴会”、“瑞吴会”及温州各县市区、乡镇的吴氏族人与海内外各地吴氏宗亲组织发展友好关系,加强交流、同心同德,为世界和平统一、祖国繁荣昌盛,拥护党中央《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纲领,为泰伯“至德”精神文化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戊戌春节马上就到了,我提前向海内外宗长、宗贤、各界领导、嘉宾,拜一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  吴义者    
吴义者

作者QQ:851161421 IP:220.190.25.*
2018-2-8 10:39:33
泰伯至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典范
泰伯至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典范

至德文化 源远流长 德泽中华 引领世界
一 、至德文化
泰伯三让天下、让国奔吴的伟大壮举千百年来始终在民间流传,有声有色,经久不衰。初秋时代的《论语》一书有专章《太伯篇》,圣人孔子盛赞泰伯三让为“至德”,别人姓氏祖先无人能比。西汉司马迁的绝唱《史记》一共收录30世家,泰伯世家为首。泰伯父亲古公亶父是黄帝的二十五世孙,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周原部族首领,曾居戎、狄之间,以其德望感化着各部落,致使天下归心而肇基歧山,为周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周太王。泰伯三让天下和开辟江南的功德,受到后世所敬仰。泰伯被后世奉为吴文化的鼻祖。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姓文化是堪称天下第一姓氏文化,在所有姓氏文化中影响最大,“至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典范。
二 、源远流长
从黄帝姬姓一代,传到第二十五代古公亶父,无不以民为本,以民为重,广施仁义,实行德政。几千年来崇德、尚德、美德生生不息,一脉相传,好德基因,世代传承。时至泰伯三让奔吴,德性、德行、德政、德治,达到尽善尽美、登峰造极,所谓“至德无上”,从此开创了至德文化伟大历史的鸿篇巨章。至德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最早的源头活水,它流淌在华夏文化的百花园里,滋润着百花齐放,开花结果。至德精神的理论实践,滋养丰富了多种文化、多种学派的内涵外延,最终形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兴旺局面。以谦和礼让、开发拓展为实质的泰伯精神,尽显君子之道的最高风范,堪称“至德”,乃为君子“进德修业”之楷模。泰伯精神、至德文化,关键在“德”,“有德,必有行;有德行,即可行仁政;行仁政,就可得民心;得民心,终可得天下”。这是一条经泰伯实践验证,并由多家认同的铁定规律。有“德” 就有“得”,“德天下”就能“得天下”。纵然百家争鸣各自说法纷纭,但对“德”字的首肯,非但从无疑义,而且成为各家各派自觉争鸣呼声的主旋律。“德”字基因,被各家各派(包括道家、法家、兵家、墨家乃至儒家)的广泛“嫁接”、“克隆”,这是至德文化为各家各派打上的“德”字烙印,各家各派,各种文化,无不经受“德”字鉴定而后畅行。 
    “德”的核心价值,并非仅属功利得失,主要在于通过高风亮节的展示,获得德高望重的影响,凭借人格魅力的感染,促进精神世界的改善,从而达到心灵深处的慰藉与满足。但功利得失也往往是施德者需要的另一重要因素。
施德施恩,不管君子小人、凡夫俗子,无论为义为利,只要有利民众、有利社会,通过恩德形式,比起血腥掠夺,当属高尚之举、文明之举,值得提倡,值得欢迎。即使君子为利,也称得上取之有道,无可非议。正因为:德得相通、德得相亲;加之泰伯三让,青史典范,至德无上,中华民族之好德、崇德,万年传德、生生不息;德学文化,也便成为中华有史以来的主流文化。而泰伯开创的至德文化,则由当代学术界开发、传承,并对其内涵将不断挖掘、不断深化、不断诠释、不断丰富,从而推动其辉煌理念,引领潮流,并促进现实世界的飞跃发展。
三 、德泽中华
谦让开拓至德流芳。谦让开拓,作为泰伯精神、至德文化核心理念,它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至少在三个方面验证其功德无量。
    第一:让出了周朝八百多年江山基业。泰伯王室的礼仪三让,促使周王朝权力交接平安过渡,成就了古公亶父的翦商之志。泰伯的王室礼让、奔吴远让、功成再让之时空三让,展示了泰伯开拓发展的雄心壮志,无论是王室谦和礼让、奔吴当仁不让,均是肩负历史使命,应顺历史潮流,为国为民、审时度势,作出的选择决策,都是牺牲一切,奉献一生的至德精神的伟大壮举。“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规范了君子的道德标准和奋斗方向。
第二:开辟了锦绣万古江南吴地。是泰伯将先进的中原文化技术,带到历经千百年洪荒重创的江南蛮夷之地。泰伯纹身断发,带领荆蛮土著,发奋国强重建家园。泰伯开发江南,实际上是为周王朝在东南沿海开辟一个“经济特区”。三千多年前的无锡,相当于上世纪的深圳,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引进先进文化技术,很快实现经济腾飞。“无锡特区”的开发成功,为周王朝化服蛮夷,拓展疆域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贯串了中华一万年德字传统。在贯串中华一万年德字传统方面,泰伯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伟大人物,他继承发扬了先贤伏羲、女娲,黄帝、尧舜,大禹、后稷,公刘、古公等优秀品质,并通过艰苦卓绝的身体力行,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将先贤德性、德行、德治,发挥到极致,开创了至德文化、至德文明的伟大局面。同时泰伯以伟大实践,行胜于言,教化子孙,培育出世代优秀的后裔传人。促使泰伯至德精神,铸就民族基因,得以万年传承。
泰伯三让王位,开辟江南、贯串德字传统之丰功伟绩,是他穷尽一生精力,作出牺牲一切的结果。他不仅牺牲了至高无上的王权名利;甚至牺牲了平民百姓的天伦乐趣。为了保持旺盛精力,全身心投入开发事业;为了保持安定团结,避免王室节外生枝,泰伯终身不娶,没有妻妾,没有子息。“食色,性也”,饮食男女,是人类延续生命,繁衍后代的自然规律。泰伯让出了九五之尊的名利王权,已经殊为不易,难能可贵;泰伯还让出了普通百姓的天伦人权,更是空前绝后!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空前绝后”,为社稷安定,为黎民福祉,他空前妻妾,后绝子息,甘愿清心寡欲,作出莫大牺牲。
四 、引领世界
    世界上最早的原生文化,有“四大文化体系”,即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的欧美文化体系。上述诸文化大都沿着“中断—演变”的轨迹跳跃式地演进成现代文明。唯独中国文化古今绵延,连续发展,从未中断过,堪称“连续性文化”的典型。无论是汉族人执政,还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华民族都以德字基因强大的同化力和凝聚力维持着一贯的德文化传统。
    世界上只有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一路光辉灿烂。泰伯创立的至德文化,历经沧桑变迁、社会变革、人类浩劫,但与世界其他古老文化不同,不仅没有衰败,而是经受考验,与时俱进,并在不断丰富完善中,永葆青春活力。直到15世纪末,在欧洲人发现新航路走出西方之前,中国文化一直位居世界领先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独占鳌头。公元3世纪到15世纪,中国科技发明保持了西方望尘莫及的水平,拥有世界上最早并在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70多项。可以说,15世纪以前,中国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引领世界的发展中心。 
至德文化具有开放吸纳、包容扬弃的特性,吸精华,弃糟粕,经过千锤百炼,达到炉火纯青。作为至德文化精髓实质:谦让、开拓,几千年来经由泱泱大国亿万民众的实践检验,这是四海皆准的永恒真理,是泰伯留给全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明确启示:人类如要更好生存繁衍,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而至德文化就是通向和平发展,走向世界大同,奔向理想乐土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与泰伯精神、孔子思想分不开。中华民族讲道德的文明传统,宽厚恢宏的伟大气派与扶倾持危、见义勇为、杀身成仁的崇高道德风范,都源于泰伯精神、孔子思想的精华。泰伯、孔子唯物的自然观,进步的社会历史观,以人民意志为本,普遍提高人民文化的政治观,以至维护社会秩序的伦理道德观、教育观、和平共处亲睦相助的民族观、国际观等,无不附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这种理论影响下的民族精神和浩然正气,在中国历史上陶冶培养了一代代有骨气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业绩光照千秋;如今在实现祖国统一、振兴中华大业、和平发展中,它也是砥砺炎黄子孙激励世界人民奋勇前进的伟大精神力量。
    在全球这个大舞台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得在冲突中将多种先进的、合理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对人类历史和物质世界有推动力的、对人类和平与发展能起到巨大促进作用的先进文化保留和发展起来,达到意识对物质的推动作用。
    因此,至德人首先必须做学习研究至德文化的表率,做勇于实践至德精神的表率,做宣传交流至德文明的表率,在至德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当好排头兵,做好小学生,当好服务员,在国际大交流、大冲突中,敢做弄潮儿,勇立潮头,身体力行,以达到融合贯通、兼容发展。要用至德文化团结人气,用至德精神凝聚人心,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文化增光添彩,让“至德文化”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公元2017年7月(共和丁酉年 丁未月)
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    
泰伯公第110世  吴义者  
吴杰

作者QQ:369312217 IP:103.30.97.*
2018-2-5 15:28:37
四川广元昭化区晋贤乡新华村吴家沟
  据考证我祖上在清朝乾隆年前从湖北麻城迁到四川广元昭化区晋贤乡新华村吴家沟 ,字辈是:天有洪朝、金永泰贤、荣华富贵、显耀能延、兴国安邦、文武德全。先祖名字为:吴天锡 。如知道请联系微信:15902885099
吴延金

作者QQ:5566040 IP:61.153.242.*
2018-2-5 13:00:44
泰顺库村,庆元松溪,遂昌居阳
泰顺库村,庆元松溪,遂昌居阳,三系为亲兄弟,库村吴畦(禔),松溪吴畴(袆),居阳吴田(袚)兄弟三人因避董昌作乱由山阴今绍兴迁居而来。后代族谱中有些写三兄弟为吴畦,吴畴,吴田。也有写吴禔,吴袆,吴袚。但所列事迹完全相同。
本人族谱记载为吴袆三世孙万七公由松溪迁居松阳,望有庆元同宗兄弟看见消息能与我核对族谱。。
吴德全

作者QQ:295533011 IP:175.189.127.*
2017-5-23 0:00:28
湖北大悟县宣化镇吴家店(原属罗山)世系表
湖北大悟县宣化镇吴家店(原属罗山)世系表:
一世:吴万七,妣饶氏。子一:长一。
二世:长一公,妣胡氏。子四:荣一、荣二、荣三、荣四。
三世:荣三公,妣陈氏、付氏。子二:思明、思广。
四世:思广公,妣付氏、付氏。子七:镒、鉴、钰、锐、铫、金斫、镇。
五世:斫(有金字旁)公,妣杨氏。子二:长敬山、次仁卿。
六世:仁卿公,妣贡氏。子二,道光、道清。
七世:道光公,妣乐氏。子四,仲仁、仲礼、仲智、仲清。
八世:仲礼公,妣叶氏。子一,舜二。
九世:舜二公,妣陈氏。子一,秀三。
十世:秀三公,妣余氏。子一,正先。
十一世:正先公,妣刘氏。子一,海。
十二世:海公,妣??子四,明祥、明学、明善、明德。
十三世:明德公,迁吴家山。
十四世:不详。???
十五世:百万???子一。
十六世:景清公,妣不详。子一,存礼。(清迁湖北)
十七世:存礼公,妣不详。子二,三思、乐松。
十八世:三思、乐松。???
十九世:啟元公,妣张氏、陈氏。子四,吴纪、吴纲、吴继、吴纯
二十世:泽远公,妣甘氏。子五。(泽远公与弟吴纯迁吴家店,泽远公改过名)
廿一世:长吴模、次吴楷、三吴彬(权)、四吴朴、五吴枢。(此五公改名乎?碑记载宗贵行一。)
廿二世:之勋、之灼、世伦、士谷、士贵、之贤、之熹。
廿三世:一心、一清、成耀、成荣、成华、成章、成吉、一俊、一合、一付、一栋、一龙、一朋、一胜。
廿四世:“登”字辈。
廿五世:“廷”、“文”字辈
廿六世:“正”字辈
廿七世:“永”、“克”字辈
廿八世:“宗”字辈
廿九世:“德”、“保”字辈
三十世:“善”字辈
卅一世:“成”字辈
卅二世:“忠”字辈
卅三世:“厚”字辈
卅四世:“怀”字辈
卅五世:“志”字辈

注:湖北大悟县宣化镇吴家店原属河南罗山吴家店,因太平天国运动,登文正永字辈抽丁下江南于广德、长兴、潥阳、潥水一带。QQ:295533011,wudequan0601@163.com
此世系表由万七公后裔29世吴德全整理于2017年。
吴: (2017-5-27 11:20:18) IP:125.46.19.*
Re: 吴家店世系表

你好!我是新县千斤乡大吴湾的,十二世吴海,妣徐氏。我们是十三世明祥之后。
吴德全: (2017-12-20 15:07:25) IP:119.103.154.*
Re:地址

湖北省大悟县宣化镇新店村吴家店
吴延金: (2018-1-30 14:29:24) IP:61.153.242.*
Re:

我这里开山始祖也叫万七公吴万七,兄弟8人,行七。。。
吴永军

作者QQ:16270608 IP:60.184.126.*
2018-1-21 14:54:35
浙江省景宁县毛垟乡底垟村吴氏一支字派(库村吴畦后裔)
浙江省景宁县毛垟乡底垟村吴氏一支字派:
千肇(赵)桂正,莲葵佛叔,抱存宗增,福庆有春,元长必大,其谟光志,德永循于,善裕贤孙,揖让绍前,绪诗礼振家声。
浙江温州泰顺库村吴畦后人。
据家谱记载,始祖吴畦居泰顺库村,其七世孙鉅公(字宏大)从库村迁居青田十三都(景泰三年后为景宁四都)张川余公岱等地,其三世孙千廿四公迁居底洋,为底洋村开基始祖,繁衍至今已有廿七世。
吴延金: (2018-1-30 14:26:20) IP:61.153.242.*
Re:

按本支族谱记载也是吴畦后人,因避董昌作乱到了丽水,后来到了松阳大东坝镇燕田村,从吴畦算起到我第23代,最小者已经到26代,和你所说的27代接近。
鲁余

IP:59.54.80.*
2018-1-21 11:45:05
吴氏宣公裔网络族谱
吴氏宣公裔网络电子谱
https://gens.01h.net/viewtree.php?pn=xuangong
吴长江

作者QQ:2550858327 IP:112.28.136.*
2018-1-12 16:33:20
寻根
安徽怀宁吴氏是哪一分支,原祠堂在桐城罗岭
吴优濠

作者QQ:2840383853 IP:14.16.246.*
2018-1-7 22:19:37
寻广东省化州市播扬镇的吴氏两支
   寻找宗亲,只知道吴文珍、嗣孙吴志福、吴志瑞的这支,和吴文才、嗣孙吴科兴,这两支迁居广东省化州县(市)播扬镇。
如果按排辈就是;志、廷、文、权、伯、聘、崇、。其它就不知道了。
很多迁居比较远的宗亲,都不原来的班辈起名。
       广西浦北县的一支宗亲,与祖籍地的班辈就不同,他们的班辈是;冠履一朝,文明有道,以善克家,迺国之宝。

[分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信息搜索]

搜索:
[返回主页]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CopyRight © 1997.7—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