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 吴氏资料 | 寻根信息 | 2010-2008以前信息 | 2007以前信息 | 2006以前信息 | 官方首页 | 信息管理 |
信息交流·管理公告: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2010版正式运行,请各位宗亲积极发布信息.所发布的信息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互联网规则,否则后果自负!
所发布的信息只能是与吴姓氏族有关的资料,请宗亲们用真实姓名.谢谢合作。请知晓相关信息者给予“回复”。
吴松金

作者QQ:2909681091 IP:112.14.99.*
2017-1-16 19:06:03
浙吴会首届吴氏谱牒与吴文化研讨会的缘起和几点体会
浙吴会首届吴氏谱牒与吴文化研讨会的缘起和几点体会
浙江省吴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吴松金   2017.1.15
近几年吴氏宗亲联谊活动和各种文化节、文化论坛等活动方兴未艾,频次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动辄几百人、上千人甚至几千人,场面宏大,气氛热烈,场景十分感人。这对联络海内外吴氏宗亲感情,唤起族人对祖宗的认同感和对宗族事务的积极参与,扩大吴氏宗族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宗亲活动的蓬勃发展,增强宗族凝聚力和团结族人,促进社会和谐均起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参加会议次数的不断增加,本人逐渐产生了对此类会议的一些不同看法。参会的人大多会有这种感觉:“会议热热闹闹两三天,大家聚在一起叙叙旧、聊聊天,喝个酒、合个影,然后互相道别走了人。”而会议组织者则是迎来送往疲于奔命,且花销不菲(往往要花费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元,这些钱大多是宗亲们捐资或赞助,均来之不易),至于会议的实效却有点差强人意,务虚的成分较大。当然举办宗亲联谊活动是无可厚非的,她要的就是接地气、赚人气、为了联络宗族感情。而文化研究与论坛之类的会议我认为规模不宜过大,以往的会议模式是几百人坐在会场里,台上在宣讲论文,台下能听懂的人却不是很多,交头接耳的不在少数,还时不时地有人中途离席,会场变的稀稀拉拉,最后其总体效果不是很好,往往没有留下多少可以值得纪念的东西或文化层面的沉淀。我经常与一些有志于吴文化研究的宗亲交换意见,是否能把文化研讨会的会议规模尽可能搞小一点,务实一点,更专业一点,其广度更大一点,深度更深一点?但具体怎么做因没有先例而颇有难度,不过总得有人去尝试、去创新吧!2016年10月初,我借参加广东南雄吴氏宗亲会会议回程之机,到杭州向浙吴会道富会长提出建议,浙吴会是否在近期召开一个小型的吴文化专题研讨会,人数以控制在40人左右为好,道富会长听了之后十分赞同,当场拍板会议定在杭州召开。我们俩也作了具体分工:会议场地和食宿等问题由他来安排解决,与会人员的筛选和时间则委托我来进行召集和决定。经与各地宗长们商议,时间以2017年元旦之后的周末为好,我即向道富会长汇报请示,并把会议时间定在2017年1月6日至8日召开。
由于我参加吴氏宗亲活动仅两三年时间,认识的人较少,对各地的宗亲从事吴文化研究的情况不了解,该如何去筛选有代表性的人来参会心中也没底数,于是向东阳健生宗长了解浙江各地都有那些对谱牒和吴文化有研究、有较高知名度的宗亲?他是个万事通,从事吴氏宗亲活动时间长人头熟,交际能力强,在他的推荐下初步拟定了省内代表人选。考虑到与兄弟省市的交流,又邀请了几位在国内有影响度、对吴文化研究颇有建树的宗长参会。但限于人数有限,邀请谁却成了难题,特别是后来好多外省的宗长来电询问,我不知该如何回答。平时他们对我都很照顾,大家相处的也很好,我只好违心地拒绝他们参会的心意,对此我只能说对不起,也在此向各位宗长表示深深的歉意!而在省内,也同样面临着代表名额分配难的问题,为此并招致不少非议。这也是开展宗族活动的一个痼疾和难题,你如果什么都不做,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但宗族的事务总得有人去做,你不做、他不做,大家都不去做,又何来的宗亲联谊和文化研究活动及今天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所以宗族的事必须有人脚踏实地的做,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地去做,这是为祖宗尽心尽责的事。而作为会议组织者只能本着尊祖敬宗的朴素感情,回报祖恩的初心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不能瞻前顾后,举措不定。只要出以公心、无愧于心,就按自己的思路来做,不要顾及对错,一切自有后人会去评说。如果左顾右瞻,前怕狼后怕虎,那就什么事都干不了。做事情必须有所当担,也要能够去当担。应有所为有所不为,魄力也是一种能力,必要时要不怕得罪人(当然也不要轻易地去得罪人,特别是那些斤斤计较的人)。由于我长期客居沪上,对浙江吴氏的情况不甚了解,在参会人选的落实上确实存在顾此失彼和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也是在所难免的。比如这次会议上就没有舟山和湖州地区的代表出席,因为我确实不认识这两个地区从事谱牒和吴文化研究的宗亲,这是我的局限性所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在此我只能对相关的宗亲们说声对不起了,也请舟山湖州的宗亲们谅解,期望今后能与大家多多增加交往。
2017年1月6日,参加研讨会的省内外嘉宾如期到杭州大关苑汉马精品酒店报到(注:这次会议食宿等开销均由吴道放宗亲独力赞助,他的热情款待和酒店的温馨服务,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在此一并致谢!)本次会议与会嘉宾共计43人,收到论文和发言稿23篇。7日上午8点半,会议准点开始,道富会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随后嘉宾们宣读各自的论文或发言稿,会场气氛热烈而浓厚,大家都认真地听着或用笔记着,一直延续到12点钟才结束。午餐席间,代表和嘉宾们交谈甚欢,对这种小型会议的模式纷纷予以赞同,下午2点会议继续举行,发言踊跃,会场里安静祥和而融洽。晚上许多嘉宾到我住的客房中喝茶聊天,就这种会议模式和内容多方位地展开交流和探讨,都说浙吴会这次开了个好头,值得推广,这种小型会议模式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肯定,心里真的很开心。直聊到夜里11点多才各自回客房休息。8日上午继续按议程进行发言讨论,然后道富会长作了精彩与高度概括的会议小结,他充分肯定了会议的成果:这是一次务实的、有内涵的、精干的会议。对兄弟省市嘉宾莅临和传经送宝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肯定了本次会议模式,并把这种会议模式定名为“项目负责制下的专题研讨会”,今后要继续不断地搞下去。可以根据需要不定期地在省内各地区轮流召开,浙吴会只负责牵头和协调,具体由所在地宗亲组织作为会议发起人而全程负责。并谈了浙吴会今后的发展之路和殷切的期望,他务实客观的小结得到与会代表和嘉宾的一致赞扬。
回顾这次会议,作为会议组织者和经办人,我有以下几点肤浅的体会和感想:一、这次小型的谱牒与吴文化研讨会确是一个很好的成功的尝试,首先是投入少,花费两三万元即可成功举办。其组织方式可灵活多变,不需要设立会务组,一至两个人就可以基本搞定。先期投入成本少,不需要住高档宾馆酒店,住普通的快捷酒店就行,因为与会宗亲们追求的是文化层次上的交流而不是物质上的享受。因受条件的限制也不搞迎来送往,只要选一个交通便捷,来去方便的地方就行,是一种自助型会议新模式的尝试,并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认同,都说这是一种创新,值得向各地推广,特别适合在边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推广,因为两三万元的举办经费在当下都是可以承受的,他们戏说“这是浙江会议模式”(我感到很汗颜)。二、要进一步完善会议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时代大信息流的优势,平时和会前会后随时进行沟通与交流。参加专题研讨会的与会者文化层次和修养都比较高,大家有共同的语言和兴趣爱好,是属于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是为了弘扬吴文化大家才聚集在一起,追求的是彼此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课题(每次会议均可选一个专项命题),所以选一个好的题目很关键、很重要,也是会议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并要借会议之机,切实有效地解决本课题的问题,至少要有一个结果或结论。三、参会者人选的确定是很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左右会议的成败和决定会议的整体质量,所以必须设置一定的进入门槛和要求,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随便参加的,哪怕是所在地宗亲组织的领导,如果不符合参会要求也不行,应设置相应的条件。另外专题会议也要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其论文或发言稿要按命题范围和内容要求来写,要有时间和字数上的限定,一般发言时间以不超过15分钟为好,文章字数应控制在3000至3500字为宜,确有需要的也不要超过4000字。在会议召开前,至少要提前一个月收集文稿,汇编成论文集付印,然后根据所收文稿的选定再发放邀请函,以保障会议的整体质量和有序进行。召开会议期间以阅读论文为主,可以选个别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文章宣读,留更多的时间给大家交流、讨论和互动,应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四、为了使吴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后继有人,我建议利用召开专题研讨会期间专家学者和学有所长的宗亲们聚集的难得机会,适时安排半天或一天时间,展开谱牒和吴文化基础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组织一定数量的宗亲和年轻人来听课,传播吴文化知识,弘扬泰伯公谦让、和谐、开拓、创新的至德精神,激发他们对祖宗的认同感、荣誉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对吴文化的认知和热爱,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吴文化的传承和研究队伍中来,为传承吴氏家风,深入开展吴文化研究工作而有意识、有目的、有规划地储备后备力量和传承人才,努力组建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宗族事务活动和吴文化研究队伍。应要达成共识,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制定制度和规划、有近期目标和中远期计划,要用制度来保障,以确保吴氏家风和至德精神千秋万代传承和延续下去。
总的来讲,本次浙吴会首届吴氏谱牒与吴文化研讨会开的很成功,这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毕竟是初次举办此类会议,没有经验和可借鉴之处,所以一开始对会议文稿的命题就比较模糊,对来稿的内容和篇幅长度把控不严,质量也参差不齐,致使会议文集的整体水平质和量不是很高,这责任主要在我。希望宗亲们能多加谅解,我相信在今后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以上是我对本次会议举办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感悟,仅是个人的有感而发,只是一家之说,不一定正确,但肯定是我的肺腑之言,在此仅作为抛砖引玉之用,以供大家参考,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多多指正。
吴庭用

作者QQ:1164828602 IP:1.207.41.*
2016-3-9 21:42:59
寻根寻谱!认祖归宗
你好!我们这一支是约1900-1920年间曾祖吴重伦从原四川省涪陵县长里上二甲马武场搬迁出来的(估计是逃难)到贵州省正安州城区后故于正安州,曾祖生于1883年四川省重庆府涪陵县长里上二甲马武场,曾祖母李氏,生于涪陵县长里上二甲贞(真)武场。高祖是吴国帝,其余不详。祖上留下的字辈:显应嘉凤骑,诗仙光耀宗,廷国重仁义,文昌永崇祯。其余家谱信息丢失
(留言待查阅...)
(留言待查阅...)
吴凯

2017-1-9 14:29:27
(给版主的悄悄话...)
(给版主的悄悄话...)
吴义者

作者QQ:851161421 IP:220.190.12.*
2017-1-9 16:32:27
弘扬“至德”精神推进浙江吴氏发展
  弘扬“至德”精神推进浙江吴氏发展
    瑞吴会/吴义者
     2017年1月7日

各位吴氏长辈、宗亲代表大家好!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新春即将来临之际,2017开局之时,浙江吴氏隆重召开“首届吴氏谱牒与吴文化研讨会”。作为瑞安吴氏代表,心情非常激动,来到浙吴驻地--美丽杭城,能与各位吴氏领导、宗亲长辈们共讨浙吴发展大计,是我的荣幸。在此背景下召开浙吴文化研讨会,说明本次会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借此大好时机,我简单地讲三句话:
   一、感谢和祝贺;二、弘扬“至德”精神推进浙江吴氏发展;三、祝愿和建议。望宗亲长辈们多多指教!
   一,感谢和祝贺
   首先非常感谢“浙吴会”的领导班子及宗亲长辈们和“汉马精品酒店”老总!由你们的精心筹备、赞助和热情招待,使各地宗亲代表能参加本次舒心的活动。我谨代表瑞安吴氏向你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今天出席的各地长辈、宗亲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最热情的祝贺!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自泰伯、仲雍公三让天下,奔拓江南,创立勾吴,迄今三千多年历史。子孙后裔尊宗敬祖、弘扬祖德,今天在此举办“浙吴文化研讨会”,来研究、讨论吴氏宗族千年文化,是我们祖先的荫德, 也是大家的缘分,我觉得非常高兴和自豪。
    二,弘扬“至德”精神、推进浙江吴氏发展
    1.扬“至德”促发展。弘扬“至德”精神推进浙江吴氏发展不单要热情,要有实力、有能力,还要有奉献精神。就要积极开展各项宗谊活动,加强沟通、共同进取,发挥好浙江吴氏族人的优势,挖掘各方面的资源共享,不管在哪里,都要树立浙江吴氏的形象。孔子先生把祖先称为“至德”(就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内中包涵着德才兼备、忠孝礼让、仁义廉耻等及其丰富的含义。不是打着吴氏祖先的旗号胡作非为,严重损坏吴氏族人的形象。所以说,我们要把“至德”精神宣传好、继承好、发扬好!
   早在20多年前,以吴伟勋宗贤为代表的老一辈宗长们牵头,聚集全国吴氏宗贤及海内外有识之士,委员会成员百上人,千百前辈代表深入各地吴氏宗族,对谱牒进行调查、搜集、研究,历时十几年的千辛万苦,编纂一部史无前例的《中华吴氏大统宗谱》,使中华吴氏文化的发展有了新的推进作用,为海内外吴氏族人搭建寻宗访祖的良好平台,真是功不可没,利在千秋。由于当时交通、信息、互联网还是不通畅,给编辑谱牒带来很大的困难,内中的误差在所难免。今后需要大家设法完善与修整,决不能辜负老前辈们的多年心血与汗水,下辈们必须将其“至德精髓”发扬光大。
   2.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灵魂。要发展文化必须以经济为基础,如果没有经济实力,就无法发展文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就必须有崇高的道德文化。一个成功者,必定有很好的文化修养,假如没了文化灵魂,就是有最好的经济基础,也无法生存的。推进浙江吴氏发展,就要发挥好族人的作用,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发展一批德才兼备的“老、中、青”三结合的精锐的队伍。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走出浙江,面向世界。能有一批热心于公益事业、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德高望重的贤人,来带领浙江吴氏文化发展。
   如:“2016海峡两岸吴文化节”在福建南平市举办,其他省、县、市吴氏宗族,搞得非常好,纷纷向大会赠献花篮、诗画、牌匾、钱物等等,同时他们还积极地上“论坛会”演讲。浙江省有这么多的吴氏历史名后裔,更有这么多的仁人志士及书法家,可以说是人才辈出,经济、文化的大省,“浙吴会”没有一点表示动静。说明浙江吴氏没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缺少交流沟通和统一安排。因此,浙江吴氏在国内外各类宗谊活动中,远远落后于其他县、市宗族单位。世吴会、恳亲会、论坛会等,其他省、市、区,每年都在有声有色地举办,我们“浙吴会”成立至今,本次研讨会才是首届。所以说,浙江吴文化发展方面,有待于加强与推进。
   三,祝愿和建议
   非常感恩“浙吴会”领导班子及长辈、宗亲们为本次活动的辛勤付出。祝愿本次“吴氏谱牒与吴文化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对今后浙江吴氏的发展起更大的促进作用!
   建议,大家要积极参与各项宗谊活动,将浙江吴氏文化的发展推上新的台阶。在“浙吴会”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多多开展吴文化研讨活动,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浙江吴氏繁荣与昌盛,为“至德”精神的伟大复兴,为推进浙江吴文化的发展,人人都献一份爱心!
   最后,向大家和您们的家人拜个早年,祝全体吴氏族人,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吴广迎

作者QQ:840802069 IP:112.36.131.*
2017-1-8 14:05:06
寻找族亲
由于族谱在文革期间丢失,故现在以不能知道我支系族人的来源,现只有一族碑可以知道一部分字辈,望有知情宗亲告悉。以下为族碑辈分;
一世祖      运
二世祖      志
三世祖      俊(此世祖有兄弟7人:玉俊 禄俊 福俊....等)
四世祖      从
五世祖      勤
六世祖      如
七世祖      克
八世祖      思(自此世祖迁现在居住地)
九世祖      存 (存才,存良)
十世祖      兴 (兴元,兴旺)
十一世祖    立(立修,立仁)
十二世祖    春(此辈分为我爷爷辈)
我父亲是庆字辈,我是光(广)字辈,到我这一辈分就没了。
希望有知情的宗亲能告知联系方式:QQ840802069 吴广迎
吴宗良

作者QQ:820947571 IP:218.28.190.*
2016-12-30 11:21:39
南阳吴氏
       方謙君子學    承傅祖宗公                                                                                   德修仁自遠    道義儒乃龍                                                                                   宇洲耀祥雲    鹏飛萬春嗚                                                                                   玖世詠象齊    恩善賽泉湧
如有相似请联系我13462690098
吴从方

IP:222.188.111.*
2016-12-25 15:13:22
怎么没有我们贵州铜仁万山水眼坪的吴氏族人
怎么没有我们贵州铜仁万山水眼坪的吴氏族人


我叫吴从方,联系电话18361196575,贵州铜仁万山高楼坪水眼坪村
吴从方

作者QQ:283957183 IP:222.188.111.*
2016-12-25 15:08:46
贵州万山水眼坪村吴氏家族
吴氏家谱

吴氏家谱可上朔到泰伯公,,自泰伯至世万,盖九十一世也。

吴公世万、生于明朝年间、万公自幼习武。青年随官兵征战,由江西出发沿广西至湖南。由于战事有功,被封为万户候。

吴世万、住湖南新隆磨寨。生子品象。品象生子十二,分别为富官、富耀、富保、富阶、富来、富鐋、富晚、富强、富赛、富鲁、富寨、富兰。称为吴氏十二大房。

此十二房后裔分别居磨寨、凉伞、偏洞、客寨、扶罗、贡溪、平溪寨、晏家寨、老王寨、大坡寨、花园、柳寨。

我祖八房富强公脉下十一世孙再緑公由晏家寨迁住驷马坡。

碌公脉下第六世孙秀儒公由驷马坡迁贵州万山蔡家坪,故葬新田冲,生子先鳌。先鳌生代益。代益配姚氏故葬大岩板,生子祖芳、祖祥。壮年迁住水眼坪。

祖芳故葬蔡家坪洞门口,生子二、:德柱、德润。德柱名新臣、德润名译臣。

德柱配杨氏,生女七香,故葬蔡家坪半坡。德润配曾氏,故葬蔡家坪惘形。生子培龙、培凤•培龙夭折。培凤配姚氏,生子从怀、从珍、从旺。

祖祥—代益次子,生于晚清乙酉年(公元1885),配杨氏,生于清己丑年(公元1889)。公殁于公元1960年葬大岩板。妣殁于公元1957年,葬桑树坨。生子:尧臣、继臣、春臣、元臣。
尧臣—祥之长子,字德周。生于民国乙卯年(公元1915),当兵往外,殁葬未详。配龙氏,生于民国庚申年五月十三日,殁于公元己卯(1985)年亨年70岁。葬新晃小黄坪。生子培松。

继臣—祥之次子。夭。葬蔡家坪半坡。

春臣—祥之三子。字德意。生于民国乙丑年(公元1925)。正月廿九日,殁于公元2005(乙酉)年,葬大岩板。配刘氏。生子:培金、培银、培华。

元臣—祥之晚子,字德西。生于民国癸酉(1933)年三月二十四日。配杨氏,生于1940(庚辰)        年。生子三:见明、见河、见平。

培松—周之子,生于1943(癸未)年九月初七日已时,配舒氏,生于1948(戊)子年五月十七日午时,生子从方。

从方—松之子。名鹏,字从方,号万里。生于1976(乙卯]年五月二十七日亥时。配妻向氏金芳,生于公元1975(乙卯)年十月初六日巳时。生子:际。

吴向—方之长子。字向东,生于2003(癸未)年十月十五日巳时。

吴氏字派:世品富总禧名(文及发必)再正通光昌胜秀先代祖德培从远敬承兆征长清廉必显耀永代发贞祥。
吴氏从世万公为第一世,到培字派•计二十五世矣。

培金一一春臣长子。生于公元1952(壬辰)年七月十三日

培银一一春臣次子,生于公元公元1955(乙未)年,配刘氏发香,生子二:从喜、从厅。

培华一一春臣晚子。生于:

培见一一元臣长子。号见明,生于-------配舒氏

培河——元之次子,名见河,号老小,生于--------------配杨氏生于-------生子从文

培平一一元之晚子,生于-------年。配徐氏。生子佳彬。
吴正奎

作者QQ:544324042 IP:140.207.63.*
2016-12-14 23:20:54
家谱子辈
政登忠世象,一万事常均,祟德        我是崇字辈
吴义者

作者QQ:851161421 IP:112.14.90.*
2016-12-13 13:11:35
瑞安吴氏归宗
  浙江瑞安渤海郡吴氏归宗碑

  2016年5月28日,“瑞吴会”成员吴义者、吴存益、吴中文、吴顺录,赴闽省漳州寻访则茂公后裔。经“漳州吴会”吴华会长介绍,与漳浦吴开云宗长联系。第二天上午,由宗长们引领到崎溪吴氏“种德堂”,查阅则茂公世系及宗谱资料,核对迁徙、繁衍等情况,瑞安渤海郡吴氏系则茂公次子重成后裔。重成公生子三:纯齐、纯洪、晚达。纯洪公生应时,应时公生辈,辈公生理齐,理齐公生景宣,景宣公生宏器,宏器公生子二:甫、甫祥。
甫公生子二:盛宇、盛化。盛宇公后裔居瑞安高楼林山等地;盛化公后裔居平阳水头等地。
甫祥公生子五:肇祖、肇起、肇都、肇緝、肇熙。
  肈祖公生子三:时雍、时和、时荣。时雍公后裔居福鼎選城、南湖竹坪,平阳麻步,瑞安陶山苏山;时和公后裔居瑞安马屿五甲等地;时荣后裔居瑞安陶山沙洲。
  肇起公生子二:时谟、时诏。时谟公次子宗德、后裔居台湾。
  肇都公、号文洪生子二:长子时明居瑞安莘塍前埠,次子时晴居苍南灵溪。
  肇緝公居泰顺,居地不详。
  肇熙公迁温州永强三甲,后裔移居温州龙湾永中。
瑞安吴氏重成公后裔壹万贰仟多人,宗支繁衍!
   瑞安吴氏  则茂公后裔
   泰伯公第110世 吴义者
  2017年春月  吉立归宗碑   
[分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信息搜索]

搜索:
[返回主页]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CopyRight © 1997.7—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