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 吴氏资料 | 寻根信息 | 2010-2008以前信息 | 2007以前信息 | 2006以前信息 | 官方首页 | 信息管理 |
信息交流·管理公告: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2010版正式运行,请各位宗亲积极发布信息.所发布的信息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互联网规则,否则后果自负!
所发布的信息只能是与吴姓氏族有关的资料,请宗亲们用真实姓名.谢谢合作。请知晓相关信息者给予“回复”。
吴让洲

2017-9-7 17:02:42
我有光绪二十三的老谱
我想找我谱上以前的宗亲
吴义者

作者QQ:851161421 IP:220.190.16.*
2017-9-1 17:02:49
瑞安吴氏通志 后记
  瑞安吴氏通志 后记
      吴义者
    自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筹备会)至《瑞安吴氏通志》编纂、完工出版,历时六年多时间。首先,有赖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太平盛世,族人安居乐业。其次,依靠各宗支负责人的高度重视。在编纂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都是在各宗族负责人的共同商讨大力支持下进行解决。许多在外地工作的宗亲,都纷纷寄来资料,积极配合。编委人员、宗亲长辈们,不计报酬、无偿奉献地参加编纂通志工程,共投入误工1900多工(有登记的所有搜集资料工数),另有部分宗亲没有登记的。有50多个宗族及770多位宗亲慷慨解囊,至2017年7月底止,宗族宗亲捐资141.4876万元;银行利息等其他收入4.8639万元。六年多来办公用品、餐费、旅差费、捐赠、慰问、主编先生工资、打字员工资等支出22.4210万元;大型会议餐费16万元;寻祖访宗旅差费、香油费、捐赠费等8.7915万元;办公用具1.0957万元;一期通志1.2万元。合计:收入146.3515万元,支出49.5082万元,银行总余额96.8433万元。不但解决编纂《通志》出版的经费难题,而且为瑞安吴氏宗亲的活动场所,也提供了初步资金基础。同时编纂《通志》还得到闽福鼎、福安、莆田、漳州、南平,温州泰顺、平阳、苍南、乐清等吴氏宗亲的大力支持,提供重要的历史相关资料。编委人员不怕严寒酷暑,不顾年老体衰,为了《瑞安吴氏通志》早日成功,日夜操劳及辛勤付出……。
    从瑞安吴氏研究会(筹备会)开始,宗亲们从不认识、不理解,转为配合、关心与支持。宗族之间从陌生,变成同宗共祖,许多宗族迁离几百年、上千年在本次通志编写中宗亲团聚。通过《通志》编纂,理顺了瑞安吴氏五大宗族祖源及其他宗支祖源,98%以上族人的世系直至三千多年——泰伯公。
    在编辑《通志》期间,查阅瑞安吴氏四十多支宗谱,七十多份分谱,只有少部分宗族支系完整,大部分宗族谱源只有始迁祖,甚至部分宗族始迁祖也无法考证。
    为了深入了解和理顺瑞安吴氏各宗支祖源,通过电脑网络信息及谱源资料,搜索到所有瑞安吴氏历史祖源线索,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组织相关宗族成员,去浙闽各地进行寻宗访祖。
    2014年8月27日,吴义者带领“瑞吴会”代表10多人赴闽福鼎、霞浦长溪赤岸、宁德福安一带寻宗访祖,到处寻访瑞安吴氏相关祖源及支系。当天下午,在福鼎发现则茂公派下支系。
    28日上午,同行人到“福安吴会”驻地,对相关宗支谱源进行世系核对,经过一番认真探索,找到马屿玉岙始祖“达一公”的祖源。
    2016年5月27日,吴义者第二次带领“编委会”代表4人赴闽莆田、漳州一带寻宗访祖。使瑞安吴氏“华公”凤林支系找到宗源,了却90岁高龄吴顺录前辈多年来的心愿。
    5月29日上午,4人继续访族,又在福建漳州漳浦崎溪“种德堂”找到瑞安渤海郡则茂公祖源,并了解则茂公所有的后裔宗支世系情况。
    在修编《通志》将近尾声时,仍有二支祖源世系不清。就是上望、南垟、仙降等地始祖远公祖源;陶山、湖岭等地始祖允公祖源。
    2016年8月5日,吴义者第三次带领“瑞吴会”代表8人冒着烈日高温,赴闽莆田、南平一带寻找瑞安吴氏相关祖源。在莆田找到远公的祖源(远公属莆田祭公第12代、泰伯公第81代孙)。
    8月6日,8人又从莆田出发,一路寻宗到达福建“南平吴会”驻地,经过校对核实,允公属南平南山始祖穟公派下(穟公第五世、可博公第7世、泰伯公第72世孙),世系清晰,两地宗亲无比高兴,时隔千年宗族终于宗亲团聚。
    经过以上寻宗走访,直至认祖归宗,瑞安吴氏各支系,终于理顺祖源、世系清晰。为各地宗族宗亲的今后往来搭建了新的历史平台,与闽浙各地吴氏宗亲建立深厚宗族感情,充分体现“千年房族百年亲”的宗情氛围!为浙、闽吴氏文化发展起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传承弘扬吴文化的精髓,作出很大的贡献!
    本《通志》编纂完成,归功于吴氏各支派提供的宗谱及相关资料。同时,参考《史记》、《辞源》、《苍南吴氏通志》、《平阳吴氏通志》、《中华吴氏大统宗谱》、《无锡史志》、《泰顺库村吴氏谱源》、《福鼎吴氏通志》、《福安吴氏通志》、《莆田吴氏谱源》、《漳浦吴氏谱源》、《南平吴氏谱源》等。吴氏源远流长,跨越时空三千多年,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和谱牒残缺不全,这次收编入志的40多宗族(70多分支)中,只有其个别宗支外纪始祖、祖源世系无法理清,而不敢无据妄为衔接,只好留待后人考证。
    编纂姓氏《通志》是一项新的课题,由于缺乏经验,又缺少编纂人手,同时编纂者水平有限,大家只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此项浩大的工程,其中肯定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及误差、遗缺,希望广大宗亲与读者谅解,并期待吴氏后贤修正、补遗。

《瑞安吴氏通志》编辑委员会    
公元 二0一七年七月三十一日   
吴义者

作者QQ:851161421 IP:220.190.16.*
2017-9-1 16:48:39
瑞安吴氏通志 前言
 瑞安吴氏通志 前言
     吴义者
    瑞安吴氏族人,为继承和发扬祖先的丰功伟绩,2012年1月7日,宗族代表自发组织成立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筹备委员会”。由于条件、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无处着手、难以运转。直至2013年11月9日,召集瑞安各地吴氏宗亲代表,在汀田街道金后吴氏祠堂,召开吴氏宗亲代表大会,正式成立“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宗族(村)联络员等,聘任名誉会长。2014年5月3日,在塘下沈岙吴氏祠堂,召开编辑《瑞安吴氏通志》捐资动员大会。2014年6月22日,成立《通志》编纂委员会。2014年6月28日正式开始研究编纂《瑞安吴氏通志》。
    编写姓氏通志是一项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工作。
    孙中山先生的宗族组织论述:中国国民和国家结构的关系,先有家族再推到宗族,然后才是国家。敬宗睦族的观念,深入中国人的脑筋,若遇到亡国灭族的危机,他就怕祖宗血缘断继不由得不拼命奋斗,有了民族的团结还怕什么外患,还怕不能兴邦吗?
    1957年伟大领袖毛泽东谈及历史问题时指出:“收集宗谱、祖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
    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第四届人大代表会上与淮安代表座谈会上讲话:一个爱祖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开始。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纪念孔子先生诞辰2565周年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以上伟人的论述,都说明整理和研究姓氏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文,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宗谱总目录的通知》指出:“家谱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有待发掘的一部资源,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当前根在大陆的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思乡之情日趋浓烈,他们也极需利用宗谱来寻找自己的血缘关系。”
    编纂《瑞安吴氏通志》。编委成员对千百年来瑞安吴氏的渊源、世系、迁徙、文化、人口等进行一次大发掘、大普查、大疏理,昭穆明序。发现宗谱中存问题逐个推理审次,并组织相关宗族代表赴闽浙等地进行核对、取经、学习,并带来大量相关信息资料,进一步进行探索、研究、校正。
    瑞安吴氏迄今千年历史, 绝大部分从福建长溪、赤岸一带,陆续入瑞繁衍生息。瑞安吴氏祖源基本都于季札公后裔,由延陵、渤海两大郡望。延陵郡人口占五分之四、渤海郡人口占五分之一,现有吴氏宗祠35座,共分40多支宗族,分居100多自然村,总人口五万二千八百多,主要来自五大祖源支系组成。
    中华吴氏在民族姓氏中是一支大姓族。瑞安吴氏族人在历朝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与声望。历史名人辈出,宏扬前辈辉煌业绩,树立他们的光辉形象。近现代吴氏族人,为中华民族作出很大的贡献。每逢国难当头,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涌现出无数的吴氏先驱和革命烈士。为瑞安人民,维护社会稳定、推翻列强侵略和人类解放事业,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瑞安吴氏的源流、世系、迁徙情况,使后人知其所出,同时,有助于寻根问祖;记述瑞安吴氏业绩等情况,知古明今,承前启后,再创辉煌。
    在编纂吴氏通志的过程中,得到瑞安有关单位和仁人志士的帮助,得到广大宗亲的热心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纂者的水平有限,难免有疏遗和误差,谨请读者批评指正。 

        二0一七年六月    
吴开全

IP:110.184.182.*
2017-8-26 17:33:50
吴伯通简介
吴伯通简介
生于明正统六年(1441),卒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少聪明,过目成诵。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大理右评事,授河南按察佥事,成化十一年(1475)任河南学政,创办辉县百泉书院,洛阳伊洛书院,汝宁汝南书院,并参酌白鹿书院规章,令各院遵行。十三年(1477)监试浙闱,任浙江学政,主讲杭州贡院,从学者数百人。十九年(1483)丁父忧,居家八年,其间亦起院讲学,从学者众,有司为建甘棠书院,以供学者住读,后官云南按察使。弘治十一年(1498)上疏请归。十五年(1502)卒于家。
伯通为政三十八年,大兴书院,从学者两千人。后王守仁谓浙人云:“理学作人如吴石谷者,不立庙祀何也?”浙人无以为答。可见其兴办书院之影响。后浙人为之建坊,称为“当代真儒”。著有《石谷韵语》十二卷,《闻见录》二十卷,《策问答》七卷,《甘棠文稿》四卷,《十斋铭》一卷。《四川通志》有传。
吴伯通为浙省提学副使,士子专取功夫,时初学作文,多不根,为其罢出者众。群往御史台求试,御史复发吴公,吴出题《鼋(yuan)鼍蛟龙鱼鳖生焉论》,题乃一滚出来,文难措辞,而论又涉于性理,取者无几,甚为吴所辱。有嘲之者曰:“三年王制选英才,督学无名告柏台。谁知又落吴公网,鱼鳖蛟龙滚出来。”闻者绝倒。
吴兴

2017-8-24 17:20:30
广东省葵潭镇吴氏石溪公派下

直良开功德 曰秉习锦昌 善世宗兴远 成名祖业昌 敬启肇先志 庆余育后行 家声崇茂盛 自可耀安邦
吴少

作者QQ:283397417 IP:183.42.65.*
2017-8-16 9:34:47
大德昌祚至 诚善庆自天 人伦正家国 芳名世远传
我在湖北竹山,有同室宗亲的联系我。
大德昌祚至
诚善庆自天
人伦正家国
芳名世远传
吴兴刚

作者QQ:842001341 IP:112.19.184.*
2017-8-14 17:21:18
寻根问祖
吴氏,四川省攀枝花米易、盐边均有分布,祖传清初从贵州遵义县唐村入川,入川后先后在高县、珙县、云南昭通大关牛街等地居住,乾隆年间迁移至四川西昌县(现为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松坪子。字辈为12个字,分别为兴、邦、应、国、镕、天、开、洪、安、志、正、荣。贵州遵义起祖为吴兴隆,历代后人分别为吴邦阳、吴国衍、吴镕伦、吴天成、吴开林、吴洪富……,
    有关联者可私聊。
吴远国

IP:27.8.222.*
2017-7-18 22:18:54
四川省武胜县吴氏
听爷爷说:湖南省麻阳县辰龙(音),当时三弟兄进川,老大在合川,老二在四川武胜鸣钟乡,老三在四川武胜石盘乡。现在老二和老三的后人都有联系。不知楼主是否是老大的后人。
版主(吴氏)回复: (2017-7-25 19:48:41)  版主QQ:395730168
我有一本麻阳吴氏族谱。
吴义者

作者QQ:851161421 IP:220.190.23.*
2017-7-16 19:47:29
泰伯至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典范
  泰伯至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典范

   至德文化 源远流长 德泽中华 引领世界
一 、至德文化
泰伯三让天下、让国奔吴的伟大壮举千百年来始终在民间流传,有声有色,经久不衰。初秋时代的《论语》一书有专章《太伯篇》,圣人孔子盛赞泰伯三让为“至德”,别人姓氏祖先无人能比。西汉司马迁的绝唱《史记》一共收录30世家,泰伯世家为首。泰伯父亲古公亶父是黄帝的二十五世孙,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周原部族首领,曾居戎、狄之间,以其德望感化着各部落,致使天下归心而肇基歧山,为周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周太王。泰伯三让天下和开辟江南的功德,受到后世所敬仰。泰伯被后世奉为吴文化的鼻祖。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姓文化是堪称天下第一姓氏文化,在所有姓氏文化中影响最大,“至德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典范。
二 、源远流长
从黄帝姬姓一代,传到第二十五代古公亶父,无不以民为本,以民为重,广施仁义,实行德政。几千年来崇德、尚德、美德生生不息,一脉相传,好德基因,世代传承。时至泰伯三让奔吴,德性、德行、德政、德治,达到尽善尽美、登峰造极,所谓“至德无上”,从此开创了至德文化伟大历史的鸿篇巨章。至德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最早的源头活水,它流淌在华夏文化的百花园里,滋润着百花齐放,开花结果。至德精神的理论实践,滋养丰富了多种文化、多种学派的内涵外延,最终形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兴旺局面。以谦和礼让、开发拓展为实质的泰伯精神,尽显君子之道的最高风范,堪称“至德”,乃为君子“进德修业”之楷模。泰伯精神、至德文化,关键在“德”,“有德,必有行;有德行,即可行仁政;行仁政,就可得民心;得民心,终可得天下”。这是一条经泰伯实践验证,并由多家认同的铁定规律。有“德” 就有“得”,“德天下”就能“得天下”。纵然百家争鸣各自说法纷纭,但对“德”字的首肯,非但从无疑义,而且成为各家各派自觉争鸣呼声的主旋律。“德”字基因,被各家各派(包括道家、法家、兵家、墨家乃至儒家)的广泛“嫁接”、“克隆”,这是至德文化为各家各派打上的“德”字烙印,各家各派,各种文化,无不经受“德”字鉴定而后畅行。 
    “德”的核心价值,并非仅属功利得失,主要在于通过高风亮节的展示,获得德高望重的影响,凭借人格魅力的感染,促进精神世界的改善,从而达到心灵深处的慰藉与满足。但功利得失也往往是施德者需要的另一重要因素。
施德施恩,不管君子小人、凡夫俗子,无论为义为利,只要有利民众、有利社会,通过恩德形式,比起血腥掠夺,当属高尚之举、文明之举,值得提倡,值得欢迎。即使君子为利,也称得上取之有道,无可非议。正因为:德得相通、德得相亲;加之泰伯三让,青史典范,至德无上,中华民族之好德、崇德,万年传德、生生不息;德学文化,也便成为中华有史以来的主流文化。而泰伯开创的至德文化,则由当代学术界开发、传承,并对其内涵将不断挖掘、不断深化、不断诠释、不断丰富,从而推动其辉煌理念,引领潮流,并促进现实世界的飞跃发展。
三 、德泽中华
谦让开拓至德流芳。谦让开拓,作为泰伯精神、至德文化核心理念,它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贡献,至少在三个方面验证其功德无量。
    第一:让出了周朝八百多年江山基业。泰伯王室的礼仪三让,促使周王朝权力交接平安过渡,成就了古公亶父的翦商之志。泰伯的王室礼让、奔吴远让、功成再让之时空三让,展示了泰伯开拓发展的雄心壮志,无论是王室谦和礼让、奔吴当仁不让,均是肩负历史使命,应顺历史潮流,为国为民、审时度势,作出的选择决策,都是牺牲一切,奉献一生的至德精神的伟大壮举。“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规范了君子的道德标准和奋斗方向。
第二:开辟了锦绣万古江南吴地。是泰伯将先进的中原文化技术,带到历经千百年洪荒重创的江南蛮夷之地。泰伯纹身断发,带领荆蛮土著,发奋国强重建家园。泰伯开发江南,实际上是为周王朝在东南沿海开辟一个“经济特区”。三千多年前的无锡,相当于上世纪的深圳,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引进先进文化技术,很快实现经济腾飞。“无锡特区”的开发成功,为周王朝化服蛮夷,拓展疆域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贯串了中华一万年德字传统。在贯串中华一万年德字传统方面,泰伯是一位承上启下的伟大人物,他继承发扬了先贤伏羲、女娲,黄帝、尧舜,大禹、后稷,公刘、古公等优秀品质,并通过艰苦卓绝的身体力行,自强不息的奋发精神,将先贤德性、德行、德治,发挥到极致,开创了至德文化、至德文明的伟大局面。同时泰伯以伟大实践,行胜于言,教化子孙,培育出世代优秀的后裔传人。促使泰伯至德精神,铸就民族基因,得以万年传承。
泰伯三让王位,开辟江南、贯串德字传统之丰功伟绩,是他穷尽一生精力,作出牺牲一切的结果。他不仅牺牲了至高无上的王权名利;甚至牺牲了平民百姓的天伦乐趣。为了保持旺盛精力,全身心投入开发事业;为了保持安定团结,避免王室节外生枝,泰伯终身不娶,没有妻妾,没有子息。“食色,性也”,饮食男女,是人类延续生命,繁衍后代的自然规律。泰伯让出了九五之尊的名利王权,已经殊为不易,难能可贵;泰伯还让出了普通百姓的天伦人权,更是空前绝后!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空前绝后”,为社稷安定,为黎民福祉,他空前妻妾,后绝子息,甘愿清心寡欲,作出莫大牺牲。
四 、引领世界
    世界上最早的原生文化,有“四大文化体系”,即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一直到今天的欧美文化体系。上述诸文化大都沿着“中断—演变”的轨迹跳跃式地演进成现代文明。唯独中国文化古今绵延,连续发展,从未中断过,堪称“连续性文化”的典型。无论是汉族人执政,还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华民族都以德字基因强大的同化力和凝聚力维持着一贯的德文化传统。
    世界上只有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一路光辉灿烂。泰伯创立的至德文化,历经沧桑变迁、社会变革、人类浩劫,但与世界其他古老文化不同,不仅没有衰败,而是经受考验,与时俱进,并在不断丰富完善中,永葆青春活力。直到15世纪末,在欧洲人发现新航路走出西方之前,中国文化一直位居世界领先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独占鳌头。公元3世纪到15世纪,中国科技发明保持了西方望尘莫及的水平,拥有世界上最早并在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70多项。可以说,15世纪以前,中国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引领世界的发展中心。 
至德文化具有开放吸纳、包容扬弃的特性,吸精华,弃糟粕,经过千锤百炼,达到炉火纯青。作为至德文化精髓实质:谦让、开拓,几千年来经由泱泱大国亿万民众的实践检验,这是四海皆准的永恒真理,是泰伯留给全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明确启示:人类如要更好生存繁衍,必须走和平发展道路,而至德文化就是通向和平发展,走向世界大同,奔向理想乐土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与泰伯精神、孔子思想分不开。中华民族讲道德的文明传统,宽厚恢宏的伟大气派与扶倾持危、见义勇为、杀身成仁的崇高道德风范,都源于泰伯精神、孔子思想的精华。泰伯、孔子唯物的自然观,进步的社会历史观,以人民意志为本,普遍提高人民文化的政治观,以至维护社会秩序的伦理道德观、教育观、和平共处亲睦相助的民族观、国际观等,无不附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这种理论影响下的民族精神和浩然正气,在中国历史上陶冶培养了一代代有骨气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业绩光照千秋;如今在实现祖国统一、振兴中华大业、和平发展中,它也是砥砺炎黄子孙激励世界人民奋勇前进的伟大精神力量。
    在全球这个大舞台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得在冲突中将多种先进的、合理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对人类历史和物质世界有推动力的、对人类和平与发展能起到巨大促进作用的先进文化保留和发展起来,达到意识对物质的推动作用。
    因此,至德人首先必须做学习研究至德文化的表率,做勇于实践至德精神的表率,做宣传交流至德文明的表率,在至德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当好排头兵,做好小学生,当好服务员,在国际大交流、大冲突中,敢做弄潮儿,勇立潮头,身体力行,以达到融合贯通、兼容发展。要用至德文化团结人气,用至德精神凝聚人心,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文化增光添彩,让“至德文化”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 
公元2017年7月(共和丁酉年 丁未月)
      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    
    泰伯公第110世  吴义者  
吴义者

作者QQ:851161421 IP:220.190.3.*
2017-7-13 17:08:47
吴重成后裔传衍情况考略
     吴重成后裔传衍情况考略
原文:福建漳浦则茂公21世孙 吴开云
    重成公24世孙 吴义者/整理
吴重成系吴则茂次子,吴岳之孙。
吴则茂系吴岳第三子,于宋末元初,因避白莲教之乱(有说红巾军之乱),从漳州府海澄县白埕吴坪山,徙居至龙溪县锦田里海洋尾,开基并建立祠堂于粪箕湖(已废),楹联:“渤海家声旧,延陵世泽长”,墓葬小龙溪顶巷鳌仔林,号“老婆缚脚”。则茂生二子,长子饮宾、名种德,次子重成、名仲成。分衍于双坪、火烧埔、粪箕湖及小龙溪、新楼、蕉山(上述这些地方于元至治二年划归南靖县管辖,1957年后属漳浦县南浦乡)。可以推断,粪箕湖(南浦乡马苑村)是则茂公真实的发祥地。因为,则茂公是长于斯、逝于斯、葬于斯。
建于象牙庄的则茂公派祖祠--“象牙吴氏祖祠”,祠堂供奉的神位为:一世则茂,二世饮宾,三世迈卿、进卿,四世云堂、雪堂、秀实。祠堂中没有供奉重成神位。由此可见,象牙祖祠应是种德公的后裔所建,是种德裔孙兴旺发达的集中体现。上世纪50年代祖祠被粮食部门拆除改粮仓,2011年县政府批准退还,现正在重建。重建落成后,应供奉则茂公及种德、重成派下至三世祖先。
2002年,漳浦县吴氏宗谱编委会在编纂《漳浦吴氏宗谱》时,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对于吴则茂后裔的传衍情况,只记载了长子饮宾(种德)的传衍情况,而对于次子重成(仲成)的传衍情况只提到有后裔传衍台湾桃园,此外,没有任何记载。甚至把当时认为祖源不明的象牙村内角、后坑、顶楼社的吴姓族裔及周围村社的吴氏也都认为是种德长子迈卿的裔孙,便无意地将其纳入迈卿的后裔列入宗谱。直至2005年初,台湾吴金璋撰编的《台湾吴氏族谱》一书在漳浦县亮相,吴重成后裔传衍情况的谜底终于揭开。
据《台湾吴氏族谱》79页、88页记载:吴重成生三子,长子纯齐,传漳浦小山城,次子纯洪,传南靖蕉山社,第三子晚达,传南靖箕湖社,后迁居台湾桃园。
2005年以后,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传衍于海内外的吴重成后裔,到漳浦探源寻根者,接踵而至,多达一百多人次。他们在漳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吴位西、《漳浦吴氏宗谱》编委会主任吴开云和“崎溪吴氏祖祠”理事长吴清海、副理事长吴德炼、秘书长吴志明等吴氏宗亲的热情接待和帮助下,通过实地查访和族谱对接,纷纷在祖地漳浦寻找到“根”和“源”,遂了心愿。如:台湾桃园吴致祥(则茂公24世孙),继2002年和2003年到南靖寻找祖地未果之后,2010年冬第三次登上漳浦之途,在漳浦吴氏宗亲的多方协助下,终于找到其入迁台湾桃园先祖光断公(则茂公17世孙)的祖籍地--南靖县小龙溪桥头蕉山(今属漳浦县南浦乡桥头村),确认光断公系重成次子纯洪公派下裔孙,并于2017年6月25日,带领桃园市区、中福、内坜吴氏宗亲16人到祖地漳浦县“崎溪吴氏祖祠”祭拜则茂公、重成公祖先。广东省陆丰市西南镇安书村“壬侯堂”开基祖吴兴荣派下裔孙,为探源寻根,由远林、陆聪、汉饮、远洲组成的寻访组,根据明代《壬侯堂吴氏族谱》所记载的祖籍地旧址,从2009年至2013年先后六次返闽寻根,配置专车,走遍漳州、厦门、泉州三市共二十多个县区的近百个村庄,历时近五年,耗资二十多万元,终于2013年1月4日在今漳州市漳浦县石榴镇象牙村及平和县五寨乡侯门村,找到了“旧族谱”所记载的石头湾、头口、三角径、径头亭、石出水等旧址,圆了寻找五百多年的“故乡梦”。并通过族谱对接,确认吴兴荣就是吴重成长子纯齐的裔孙。2016年3月5日,台盟中央副主席、新华大学教授吴国祯(台湾桃园大溪人),在漳州市人大、市台盟领导陪同下,到祖地漳浦寻根认祖。根据其带来的手抄“入桃园大溪始祖远生公世系”,通过族谱对接,确认其入桃园大溪始祖远生公(则茂公18世孙)系吴重成三子晚达派下裔孙,祖籍地为南靖县粪箕湖社(今属漳浦县南浦乡马苑村),吴国祯(则茂公24世孙)满意而归。2016年5月28日,浙江省瑞安吴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吴义者(则茂公25世孙)带领吴存益(则茂公23世孙)、吴中文、吴顺录等四人赴漳浦探源寻根,于次日在漳浦“崎溪吴氏祖祠”大厅与吴开云、吴清海座谈,并详细互阅两地宗谱后,两地代表共同确认:瑞安族谱资料中的世系源流与漳浦宗谱中的则茂公世系源流吻合,从而确定,瑞安吴氏系吴重成次子纯洪公后裔,终于解开历史祖源之谜。
则茂公次子重成传衍在海内外的裔孙,据初步考查多达数万人,比则茂公长子种德传衍海内外后裔多达数倍。鉴于重成宗支繁衍、枝茂业盛,应将“吴重成后裔传衍情况初考”,经广东、浙江、福建、台湾桃园等各支派宗长审定后印制为《漳浦吴氏宗谱》附件,以弥补《宗谱》对吴重成后裔传衍情况没有任何记载的缺陷。
现将吴重成后裔传衍情况分述如下:
一、吴重成长子纯齐的传衍情况
对祖源不明、聚族而居的象牙村内角、顶楼、内坑社的吴氏族裔,经近几年来的深入细查,正本清源,确认系纯齐于宋末元初从蕉山迁小山城再迁象牙庄,传衍头口(又名泉坑)、内角、后坑、顶楼的后裔,至今已传衍至25世,现有人口600多人。
广东省陆丰市西南镇安书村吴氏“壬侯堂”开基祖吴兴荣,于明嘉靖年间,因三饶贼反,民不聊生,不得已带着老母和妻、子及侄儿,从漳州石头湾乡头口社南下,途经广东潮阳和平溪头,把两个侄儿安置在溪头建业。嗣后,而带领老母及妻、子,肇基陆丰西南镇安书村定居,创建祖祠“壬侯堂”。传衍安书村、下厝村、湖畔村,分传海丰、恩平、惠东、香港。至今已传衍24世,人口四千多人。其世系:则茂--重成--纯齐--国深--子仪--兴荣--伯通、伯魁、伯饮(则茂公七世)。
据台湾吴金璋编《台湾吴氏族谱》79页载:渡台始祖吴文、吴整(则茂公15世)系吴重成长子纯齐派下裔孙,于清代入迁台湾后,已传至23世。其世系:则茂--重成--纯齐………吴文、吴整(则茂公15世)--长兴、石佛、三期(则茂公16世)。
另据陆丰安书村《吴氏壬侯堂族谱》第93页、107页、602页记载:广东潮阳溪头下厝开基祖吴廷尊、吴廷宾(则茂公7世),于明嘉靖年间,随叔父吴兴荣从漳州石头湾头口社南下广东潮阳县和平镇,在溪头下厝定居,至今已传至26世,人口近5万人。其世系:则茂--重成--纯齐、国深--子仪--兴政--廷尊、廷宾……
二、吴重成次子纯洪的传衍情况
浙江省瑞安吴氏,系重成次子纯洪后裔,约于宋末元初,从祖籍地蕉山社(今属漳浦县南浦乡桥头村)北上入迁浙江平阳、瑞安。传衍平阳高沙(麻步),福鼎选城、南湖竹坪,瑞安马屿五甲、陶山沙洲、莘滕前埠,苍南灵溪,台湾,泰顺,温州永强三甲,瑞安高楼林山、岩头,平阳水头等地。至今传衍27世,单瑞安人口一万二千多。其世系:则茂--重成--纯洪--应时--辈--理齐--景宣—宏器--甫祥、甫瑞(则茂公9世)。
据《台湾桃园族谱》记载:入桃园始祖吴光断(则茂公17世)于清乾隆年间从福建省南靖县桥头蕉山(今属漳浦县南浦乡桥头村)迁居台湾桃园,传衍桃园市区、中福、内坜等地,已传衍至26世,人口三千多人。其世系:则茂--重成--纯洪--光断……(则茂公17世)。
三、吴重成三子晚达的传衍情况
据台湾吴金璋撰编《台湾吴氏族谱》第88页记载:吴重成第三子晚达后裔德明,从南靖县粪箕湖(今漳浦县南浦乡马苑村)迁居台湾桃园,传衍桃园等地,至今已传衍至26世。其世系:则茂--重成--晚达--伯卿--宗弘--德明--良哲--隐镒--宗章--孔列--茂载--卜数--纯默、纯朴、纯直(则茂公13世)。
    2017年7月13日
[分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信息搜索]

搜索:
[返回主页]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CopyRight © 1997.7—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