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 吴氏资料 | 寻根信息 | 2010-2008以前信息 | 2007以前信息 | 2006以前信息 | 官方首页 | 信息管理 |
信息交流·管理公告: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2010版正式运行,请各位宗亲积极发布信息.所发布的信息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互联网规则,否则后果自负!
所发布的信息只能是与吴姓氏族有关的资料,请宗亲们用真实姓名.谢谢合作。请知晓相关信息者给予“回复”。


IP:222.88.209.*
2012-5-24 21:47:26
吴万七支系世派
吴万七支系世派
本支系世派:万七为一世,长一为二世,“四荣”为三世。“四荣”分支以后,各用各的世派。其中荣一、荣四两分支都从十三世起派,其字派相同,即:玉培锡泽本,熙德绍基隆,茂绩光(高代,宏名万世同)(括号内字派未用,下同)。荣二分支从十七世起派,其字派是:士之大本,立行维先,世(守家法,福泽永绵)。荣三分支从二十三世起派,其字派是:行成名(立,位在德元,光期远大,万世永传)。1946年,“四荣”后裔续修谱理事会决定各分支老世派只使用到二十五世止,从二十六世起共同使用统宗新世派,即:爰思宗子,秉正从中,永联孝友,相庆时雍(至四十一世止)。1997年“四荣”后裔续修谱理事会又新立世派十六字,即:弘扬祖志,长发其祥,宽厚仁义,高尚为方。至五十七世止,以保持其连续性。

吴万七支系世系图表
二十六世至五十七世字派:
爰(26)    思(27)    宗(28)    子(29)  
秉(30)    正(31)    从(32)    中(33)  
永(34)    联(35)    孝(36)    友(37) 
相(38)    庆(39)    时(40)    雍(41)
弘(42)    扬(43)    祖(44)    志(45)  
长(46)    发(47)    其(48)    祥(49)
宽(50)    厚(51)    仁(52)    义(53)  
高(54)    尚(55)    为(56)    方(57)

河南省新县千斤乡大吴湾老字派:
懋(21)  德(22)  昭(23)  先(24)  绪(25) 
文(26)  华(27)  集(28)  大(29)  成(30)  
继(31)  新(32)  定(33)  法(34)  守(35) 
来(36)  世(37)  永(38)  遵(39)  型(40)
自二十六世起使用统宗世派,但老字派也有人使用,二者并行不废。


请鄂北、豫南的宗亲比对万七支系的相关信息,并指出其中的谬误。


2012-5-23 21:39:59
吴万七支系发展简述
现上传吴万七支系的发展情况,为大家提供寻根线索。若有谬误,请指正。

吴万七支系发展简述

吴万七,系泰伯、仲雍的八十二世孙,原籍江西抚州府临川县守齐安,元末官楚,因家于楚,族之于楚。公喜韬略,捷武闱,第名大司马,明初宋南郡,荫袭黄州守备。公年老犹喜武略,治军严谨,奖惩分明,暇时还率军耕种,与民同苦乐,深受人民喜爱。卒于官,明太祖亲敕武德将军,赐葬黄陂白龙山(今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镇长堰管理区白龙寺村下湾吴北左首)。万七公,一传长一,再传荣一、荣二、荣三、荣四,即伯、仲、叔、季(简称“四荣”或“老四房”)。 “老四房”各踞一方,形成四大分支和无数小支,现有十三万余人(含女丁),下传三十余代,遍居鄂北、豫南,少数散居在其他省境内。
伯,荣一分支:洪武初,荣一公栖中和石壁山(今红安县八里湾境内),种蔬养鹤,博览嚎吟,尝荷锄挖药济人,隐居不仕,后徙居菟颜(今名黑石咀),继续过着隐居生活,元末负盛名,世称其节。明太祖闻之,思征大用,但三聘不赴,太祖命字士陶安书“高士”二字赠之,故其居曰“高士轩”(今红安县高桥镇境内),去世后亦葬于此。荣一公后裔十分兴旺,现有四万余人,下传三十余代,除部分居住在四川涪陵外,大部分居住在湖北省红安县高桥镇三角槽门周围,占据大小村庄五十多座,占地20平方公里,当地称“槽门吴”,亦称“东吴”。由于枝繁叶茂和生活所迫,从清朝中叶开始向外扩展,现在全国五省十六县(市)都有荣一的后裔。如湖北省的随州、麻城、监利、蕲春、黄陂、大悟等县(市),贵州省遵义市,陕西省北河县,江西省庐山市,河南省新县、光山、罗山、南阳、桐柏、商城、固始等县(市)。他们在这些地方生根、发芽、结果,迄今已两百余年。
仲,荣二分支:荣二公,克俭克勤,终身无失色,亦隐居不仕,以淳谨重于乡里,深得民心。不幸早逝,葬于红安县高桥镇象鼻咀之右山,与开基始祖饶太君、二世长一公、妣胡淑人三人坟墓相距0.5公里。2000年清明将荣二公坟墓迁到饶太君、长一公、妣胡淑人墓的右侧,四墓相连。因公早逝,妣易氏抚孤单传两代。因生活所迫,转徙无常,始居红安县北四角槽门等地(今属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荣二公后裔徙居该县大吴家湾等处,易氏去世后葬于大吴家湾后山。其后裔繁荣,人文鼎盛,可与昆弟三房争辉并旭。“知天之报隐德者未艾也!”现已发展三万余人,下传三十余代,主要聚居在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四角槽门、吴家湾、郑家边、新湾、油榨湾、张家河等地。由于战乱和生活所迫,从清末起一部分人开始向外扩迁,现住江西省德安县吴先祯一支,就是其曾祖父在清朝宣统元年迁往江西德安县新田村的,现已发展成为当地望族。也有一部分迁往湖北省麻城市湾店街、吴家冲、吴家咀和红安县城关镇甘家冲等地。
叔,荣三分支:宣议郎、文林郎荣三公,任过常州府宜兴县知县,亦无意为官。始居西陵之白龙山,继居弦南之柴家山,后又徙居邾城之羊角老山,迁徙频繁,子孙亦分布极广,多数聚居在湖北省大悟县四姑墩羊角山、高家边、畈家吴、上店、王家田、吴家河、吴家岔、江家边、龚家边、楼巷、大吴家、李氏畈及宣化镇吕王镇、卢家岗、新庙、吴家庙、河西等处,少数分居在红安县七里坪镇贡吴家河、上新镇、陈家田、陶家边,武汉市黄陂区祈家湾、吴家墩、塔耳官木堂,河南省新县陈店乡的大吴家、细吴家,箭厂河乡吴河、三石门,新集镇江淮岭,陡山河乡陡山河街、连塘岗,千斤乡的大吴湾、细吴湾、吴家洼、大庄、四方洼、吴大塘、萎子洼、方湾、河西、吴家山、范洼等,卡房乡的吴油榨、吴河、吴洼等,苏河乡的吴湾、姜岩、陈洼、谭家楼,光山县南向店乡宋洼、清塘河、陈畈、杨树洼等地,罗山县山店乡小罗家湾、学堂塝等处。现有约三万余人,下传三十余代。
季,荣四分支:通议大夫荣四公留守家园,久居黄陂长堰,去世后葬黄陂白龙山寺下西二里许龙岗店,其后裔亦聚居在黄陂长堰镇境内,当地有“吴半边”之称。主要有竹园吴、吴家楼、解家吴、五通口、高车畈、萝卜塘、吴家岗、阴阳洞、吴家林口、耀洲洼、太子寺、吴家台、吴家墩、罗陈吴、王永号、三店门、周辅岗、吴家湾、长苓岗、上湾吴、吴家院、上张吴等。清末民初,朝政腐败,战祸连年,殃及黎民百姓,为生存之计,荣四后裔不少人陆续外迁。据老谱载:湖北省秭归县营盘、老屋门,红安县界匠岔、三里岗、紫云丁家边、觅儿寺镇吴家岗,应山县吴家店,随州高城、小龙店;河南省罗山县李店、竹竿、潘店、桐中,新县新集镇吴岔、汪岔,吴陈河乡吴尖山,光山县文殊寺、天灯龙岔、南向店、稻场岗,南王岗乡许桥,信阳市汝宁府,淅川县西坪;陕西省商南县太平店,雒邑等地,都有荣四公的后代,并且多数是清末迁去的。荣四公后裔现有两万六千余人,下传三十余代。
万七公后裔不仅枝繁叶茂,更是人才荟萃,在各个时期都充分表现出卓越的德操和才华。在明清时期,据老谱记载的名人有109人,其中进士及第22人。二世长一封通议大夫,三世“四荣”有3人受过朝廷赐封。荣一明太祖赐赠高士,荣三赐封宣议郎,荣四赐封通议大夫,四世德茂(荣四长子)系前明进士,历任都察院,五世吴浩(荣三后裔)历任江南常州府宜兴县知县等。谱载荣三及其长子思广都任过宜兴县知县,他们都有政绩,深受朝廷器重。新中国成立前后,据有关资料记载的各类名人102人,其中县团级以上99人(含军级23人)。二十世吴子恕,二十一世吴醒汉,跟随孙中山搞国民革命,分别担任国民革命军军长、司令员。二十四世吴焕先,历任中共县委书记,师政治部主任,政委和二十五军军长。二十世吴绍镒,31岁就当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候补委员。二十一世吴基荣,从一个农民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团长和人民志愿军高级将领。二十五世吴光浩,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十一军军长、鄂东军副总指挥兼二路军司令员,同潘汝忠等领导了“黄麻起义”,牺牲时年仅23岁,红安革命博物馆和革命烈士纪念馆都有他的遗像和革命事迹。在这个时期,荣二后裔人才出类拔萃,县团级以上达54人,其中吴先恩中将等军级8人,师级11人,团级35人。荣三后裔吴华夺少将、吴大胜将军等,都是本支系吴氏的楷模和优秀代表。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各条战线都有本支系优秀人才,他们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过巨大贡献。
吴文彬

作者QQ:417506874 IP:180.106.137.*
2012-5-21 4:49:26
渤海氏文林街
家谱有渤海氏文林街记载,有灯为号
吴以乔

2012-5-18 16:46:59
至 德 堂
沭阳颜集镇是老家,至德堂
吴良蔚

作者QQ:603808210 IP:175.154.196.*
2012-5-18 16:20:37
寻族谱、寻字辈来源
国顺泰元启,爵子显名扬,万代忠良相,
永远正朝纲,本支定长久,文武百世昌,
金章玉树大,龙凤富贵家。
以上字辈是四川三台县西平镇亢金乡吴氏,如有知道出处的或与字辈能排上的请联系;QQ;603808210
吴敢成

IP:119.97.179.*
2012-5-17 14:45:49
寻求邦助
          管理员你好!在此占用你一点时间,不好意思!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在你们网站怎没有介召安徽望江的栏目,能建一个这样的平台吗?在你们的一些资料记载中怎么没有我们望江吴氏的信息?还有上次我传的资料能邦我处理吗?我很想得到你们的邦助!谢谢!!
吴梓东

作者QQ:996823392 IP:183.7.123.*
2012-5-14 20:32:05
广东惠来吴氏敦伦堂族谱部分资料(1998年)
族谱的一些内容已经扫描出来,为图片格式,怎么上传上去?
版主(吴氏)回复: (2012-5-14 20:47:48)  版主QQ:395730168
注册一个用户,登陆后台,可直接上传图片的。
吴文举

作者QQ:815926831 IP:119.0.245.*
2012-4-20 9:02:49
续修吴氏族谱
                       续修吴氏族谱倡议书

亲爱的各位吴氏宗族同胞们: 
    我吴氏宗族,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祖传高贵、血统纯正。据《史记》记载:吴氏远祖是显赫的轩辕皇帝,吴氏始祖是古代吴国开国皇帝泰伯,吴氏的传氏祖是吴国继任皇帝仲雍。从泰伯创建吴国以来,到吴王夫差亡国止,吴氏家族中,先后有泰伯、仲雍、姬昌等25人当皇帝和吴苋(jian)等5人当皇后。古人云:“源远流长,长固枝荣”。吴氏祖先拥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悠久历史。我们生在吴氏大家族中,为之深感骄傲和自豪!
   随着沧桑变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吴国亡国后,繁衍(yan)的吴氏族人又历经迁徙,散布于华夏各地,成为华夏的名门望族,旧百家姓中排名第六位,新百家姓中排名第十位。吴王夫差亡国之后,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湖北、河南、四川等地。江西籍吴氏是仲雍十九世孙季札(za)的后代。
随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后来吴氏族人又从沿海迁往越南、新加坡、印尼、朝鲜、日本、菲律宾等地,在国外勇创家业。吴氏族人丰功伟业难以尽数,近现代吴姓睿(rui)知英才和名门望族更是不胜枚举,真是“渤海家风千古盛,延陵世泽万年兴”。
    吴氏家族重教养、讲求仁义,又继承先辈谦让和开拓精神。因此,历史上涌现了许多文才武略的人物和名望鼎盛的家族:有三让天下的吴氏开宗始祖泰伯,孔子赞曰“泰伯其可为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有奉为血缘始祖的吴季扎,他多才多艺、仁德谦和,宁可耕田种地,三次让王位出走,被后人称为“至德第三人”。  闯荡到东亚各国的吴姓也人有建树,甚至成为当地的首脑人物。如日本天皇是吴姓后裔,古朝鲜百济国王夫余氏(即吴氏)几代为王,越南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吴姓建立的,最后一位越南总统是吴姓,新加坡总理吴作栋,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委员长吴帮国等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民族繁荣作出不可埋没的贡献。
    宗谱、国史、方志是构成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 ,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的历史书籍,她与方志、正史构成了民族历史大夏的三大支柱,是国家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家谱蕴藏着大量的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海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文明古国,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毛泽东老人家过去也说过,先有族,后有国,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族谱文化可以丰富和充实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促进文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今天我们续修吴氏族谱,不是夸门第,而是追远探源、寻根问祖、记载历史、弘扬始祖勇敢、谦让、开拓的至德精神。多年来由于历史条件的原因前人多次修谱未能成功。吴氏族人分布较广,各地定居时间先后不同,多靠一代一代口传,故很多地方族系不清,字派混乱。在互联网络普及的今天,续修吴氏族谱更为便捷。因此有吴氏族人吴仕华、吴仕忠、吴文举、吴传司、吴华、吴光志等聚会商议发出续修吴氏族谱的倡议,并成立“暂时吴氏族谱续修筹备理事总会”。
    会    长:吴仕忠;
    荣誉顾问:吴春明、吴明贵、吴华。
    副 会 长:吴仕华、吴传司、吴光志、吴文举。
    成    员:吴文斌、吴仕江、吴朝政、吴和忠、吴和勇、吴勇、吴仕举等 。
理事总会第一次会议商定:
    一、暂设三个组:(各组成员待大家商议确定)
       1、资料收集组组长吴传司。
       2、联络组组长吴仕华。
       3、财务组组长吴文斌 。
    二、理事会成员待理事总会第二次会议商议确定后增加 。
    三、理事总会倡导,由各县选几名德高望重了解族情,热爱这项事业的有识之人,成立理事分会。 
    四、续修吴氏族谱的计划时间暂定两年(2012年1月28日至2014年底)。
    五、经费筹集问题:国家工作人员和实业家必须赞助200元以上,所有族人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本着自愿的原则积极赞助。(赞助200元以上者送族谱一本,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者将半身相片收录入谱,2000元以上者将半身相片和个人简历收录入谱。)
    六、各地族谱资料交到总会审稿后由吴传司等人编辑出版。
这次续修吴氏族谱的伟大事业,是我们族人的一个重大任务,因吴氏族人居住分散、不易集中,希各位自觉地积极参加,做到有钱出钱,无钱出力,支持把这件造福于子孙的好事办好。望子孙兴旺发达。多出才子,为祖国和自己的族人争光。
     以上不当之处希望宗族同胞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将我们的族谱出版工作圆圆满满地顺利完成。 



                                                                     续修吴氏族谱常务理总会 
                                                                              2012年1月28日
【摘要】:【倡议  吴氏  修谱】
邮    箱:wszzzl@126.com                   
吴道俊: (2012-4-22 22:30:04) 作者QQ:877125847 IP:58.42.160.*
Re:

请问是哪个范围的族谱?
吴艳: (2012-4-23 2:32:00) IP:42.49.50.*
Re:我是名字辈

我是湖南的,我们也姓吴,你发的刚好是我们的辈名。我就是名字辈
吴敢成: (2012-4-23 9:26:17) 作者QQ:2574793624 IP:121.15.224.*
Re:修谱

请问你是哪一支的族人,我是安庆望江的,吴公讳如庆的后裔,元末明初为避战乱从鄱阳湖瓦屑坝迁望江大川市北门。
吴富青: (2012-4-23 17:10:19) 作者QQ:1519042407 IP:113.72.122.*
Re:吴氏

我想知道详细捐款地址:
吴昌志: (2012-5-14 10:54:06) 作者QQ:269772340 IP:111.85.165.*
Re:想知道你们联系方式

管理员你好。我是贵州省的,祖上重八公是明朝后期从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孝感乡迁到贵州的。现看到你们为家族修撰族谱我也想尽一点心意。望告诉我你们的联系方式
吴增魁

IP:222.240.156.*
2012-5-13 22:05:16
寻江西婺源县(安徽休宁县)环溪吴氏泰九公后裔宗亲
寻江西婺源县(安徽休宁县)环溪吴氏泰九公后裔宗亲
   
    湖南湘乡市新桥吴氏始祖惟帧(嘉训)公,于明末清初迁湘乡县望冲(有一子叫尚梓、一兄嘉谟留在原籍),祖籍徽州府,属左台(少微)吴氏金竺派,其上22世吴透为休宁(海宁)县令迁金竺、15世允升公迁婺北环溪(即沂源、花桥,原属婺源县,今安徽省休宁县溪口镇花桥村)、7世泰九公、2世良贞公(迁婺邑)。班派为“文天嘉尚士 芝开联代传 英贤增禄位 声闻裕才能”。
   我们正修谱,希望找到本家合谱。请全国各地宗亲重视关注、提供线索,容后重谢!
   联系:吴增魁 QQ1364896998
吴敢成

IP:183.60.100.*
2012-5-8 18:39:39
安庆望江鸦滩吴氏世系
             

管理员你好!现将我的家谱世系传给你们,资料不全,时间无法考证。可能是迁徒时失落的原因吧。
望你们邦助!谢啦!


            安庆望江鸦滩吴氏谱系(1994年重修) 
               延陵郡  至德堂
开姓、传代始祖讳 泰伯 仲庸至十八世祖讳 寿梦
十八世讳 寿梦  子四:诸樊、余祭、余昧、季札
十九世讳 诸樊  子二:光、夫概、庆忌
二十世讳 光    子二终累、夫差
廿一世讳 夫差  子二:友、地
廿二世讳 友    子二:弥庸、裔  ——注 可能有误,此又回到季札公下
廿三世讳 弥庸  子一:向余
廿四世讳 向余  子一:子山
廿五世讳 子山  子一:厥由
廿六世讳 厥由  子一:申
廿七世讳 申    子一:芮
廿八世讳 芮    子六:臣、郢、浅,、阳、元、质
廿九世讳 臣    子三:回、正、平
         郢    子一:重 不详
         浅    子一:信
         阳    子一:福 不详
         元    不详
         质    不详     
三十世讳 回    子二:右、涉
         信    子一:广志
卅一世讳 广志  子一:千秋
卅二世讳 千秋  子一:长陵
卅三世讳 长陵  子一:全
卅四世讳 全    子一:隆
卅五世讳 隆    子一:复兴
卅六世讳 复兴  子一:章
卅七世讳 章    子三:演、汉、洽
卅八世讳 演    子一:丹  不详
         汉    子一:康成
         洽    子一:安国 不详
卅九世讳 康成  子二:室、盺
四十世讳 盺    子二:如胜、如睛
四十一世讳 如胜 子一:圭
四十二世讳 圭   子一文质
四十三世讳 文质 子二:应三〔(可能为应之)、纲
四十四世讳 应三 子一:康年
           纲   子一:康泰 不详
四十五世讳 康年 子一:嗣英、
四十六世讳 嗣英 子二:正已、克已(不载)
四十七世讳 正已 子一:定
四十八世讳 定   子二:之则、坦(不载)
四十九世讳 之则 子二:延、言(不载)
五十世讳  延   子一:猛
五十一世讳 猛  子一:安城
五十二世讳 安城 子二:均、平(不载)
五十三世讳 均   子一:钦
五十四世讳 钦   子一:授
五十五世讳 授   子二:源、昭
五十六世讳 源   子一:宗臣
           昭   子一:拉…58先…59古明…60韶…61乔…62章(不载)
五十七世讳 宗臣 子一:远
五十八世讳 远   子一:庆
五十九世讳 庆   子一:果
六十世  讳 果   子二:禹、皋(不载)
六十一世讳 禹   子一:克淇
六十二世讳 克淇 子二:逊、尊
六十三世讳 尊   子二:篆、彖
六十四世讳 篆   子一:伯仪
           彖   子一:伯载
六十五世讳 伯仪 子二:溢、湍
           伯载 子二:礼、成
 六十六世讳 溢  子一:羽…68简…69天奇
            湍  子一:安世
            成  子一:燮                  
六十七世讳 安世  子一:遂吉
           燮    子二:南老、洁            
六十八世讳 遂吉  子一:得远
           南老  子一:天锡…70道远…71京
           洁    子一:天成
六十九世讳 得远  子一:仕琼 
           天成  子二:明远、德远 
七十世讳   仕琼  子一:浩
           明远  子六:宗颜、宗谅、宗胜、宗庆(不载)、宗智(子一靖不载)、宗迪(不载) 
           德远  子一  宗衍 
七十一世讳 浩    子一:礼通
           宗颜  子一:琦
           宗谅  子一:宣
           宗胜  子一:弁
           宗衍  子四:坦、垣(不载)、城(不载)、圻(不载)
七十二世讳 礼通  子一:时敏
           琦    子一:逢源
           宣    子一:轼 
           弁    子一:轸
           坦    子一:缪 
七十三世讳 时敏  子一:若松
           逢源  子四:可大(不详)、可久(不详)、可仁(子一辉不载)、可义(子二炳、煜不详)             
            轼   子二:浑(子一杞不载)、赡(不载)
           轸   子一:渊(子一守坚不载)
           缪   子一:蟾(子三升、冕、灿不详)
七十四世讳 若松 子一:熠
七十五世讳 熠   子一:凌 
七十六世讳 凌   子一:从政
七十七世讳 从政 子二:彦富(不详)、彦瑞
七十八世讳 彦瑞 子一:如庆
七十九世讳 如庆 子五:兴一、兴二、兴三、兴四、兴五
           公字美轩号曰万三。如庆公可能有弟兄好几个,要不为何叫万三呢(排行万三)?元末明初自鄱阳湖瓦屑坝迁望江大川市北门居,担任过汝甯府通判(望江县志有记载) 。后受战乱影响避居乡间。
八十世讳 兴一 居望江鸦滩、太慈          
         兴二 居潜山黄泥
         兴三 居望江大桥、团山
          兴四 
         兴五 居望江官庄渡
       后面的家谱记载比较详细,与其他支谱完全相同。   
以上是鸦滩吴氏世系,如照家谱推祘到我才100代。不知是不是有断代。另外我想知道统谱上的统一派目语,不知那里能看到
[分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信息搜索]

搜索:
[返回主页]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CopyRight © 1997.7—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