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 吴氏资料 | 寻根信息 | 2010-2008以前信息 | 2007以前信息 | 2006以前信息 | 官方首页 | 信息管理 |
信息交流·管理公告: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2010版正式运行,请各位宗亲积极发布信息.所发布的信息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互联网规则,否则后果自负!
所发布的信息只能是与吴姓氏族有关的资料,请宗亲们用真实姓名.谢谢合作。请知晓相关信息者给予“回复”。
吴华

IP:119.100.7.*
2015-9-25 10:35:44
地祖寻根
我们是居厚公-后裔,寻崇仁同根宗亲,譜记由江西崇仁金溪水湾迁湖北武邑(现在的鄂城,大冶一带),人口1.2万左右,族人寻崇仁水湾,百度找不到。有崇仁近支宗亲,看下我们的老譜,和我们联系为感。
70、居厚(宋知枢密院事,由临川迁江西城内) 
71、接、择、括、授(朝请朗,居长沙)  
72、复祖、 嗣祖
73、立礼、立斌
74、行善、行简
75、奇山、文山(迁居吴塘) 
76、琚
77、泰(迁崇仁)
78、本、元、先、仲、昌
79、仕龙,字子云,恩封迪功朗 仕通
80、必取、梦材、必大,行六七,字端叔郡庠生、质彬
81、潜夫(迁居大塘)、闰夫
82、芑、荃
83、若金、若时、若霖
84、汝昌、汝芳、汝敬、汝为 
85、德成            
86、广一、广二、广三、广四、广五
87、澄
88、顺生、吴梅
89/1、应祥、应章
背底山: (2015-10-13 10:14:01) 作者QQ:380417138 IP:221.234.132.*
我们是一宗的

我们是一宗的,你是哪里的,我是鄂州莲花吴的
吴国安

2015-10-4 0:35:59
我想发布家谱
(留言已阅,正提交...)
吴昭兴

作者QQ:2537261390 IP:59.34.2.*
2015-9-23 17:58:10
寻三叔吴正满

              寻亲人----三叔吴正满
    我家原住贵州大方县八堡乡大水洞村大坡山。民国时1930年代~~1950年前,称大定县义渐里八甲。与毕节县(今七星关区)小坝镇新场街接壤。父辈四兄弟----正金、正玉(玉成)、正满、正堂(均谱名),三叔正满至今下落不明,请知情人帮助提供线索。
   我三叔正满,字讳不详(以前老辈人改名字,有大名、学名)。约生于1904年左右,据先父玉成公口传,我祖父谢世后,三叔去了周效培部队当差, 至今杳无音讯。(毕节网帖上有写民国故事中,周效培吴维章的名字在一起)。按照年限和毕节大方地方歷史事件分析:我祖父1926--1927年去世时,三叔应有24~25岁。从军在周效培队伍杳无音讯,估计有三种原因:
     一是随民团剿匪战死;
     二是1935年罗炳辉帅红九军團,1936年萧克、贺龙帅二、六军团到毕节小坝地区发展红军时,随红军队伍去了;三是抗日战争时期,民国政府调军增援前线阵亡。
     据文献,抗日战争年间,何绍周率黔军参加台儿庄战役。民国政府又派远征军入缅甸抗日,军政部长贵州兴义人何应钦座镇毕节白花山指挥,其侄---黔军长何绍周帅以贵州人为主体的军队入缅甸作战,丧亡惨重,回归者极少。三叔是否死于缅甸战场?因民国时军队编制混乱,很少有花名册;抓壮丁充军的人很少有名册纪录。
     父亲给我讲故事也只提“三爷”---音叶,毕节人称父亲“爷爷”、 叔叔称“大爷”“二爷”, 哪位家门、朋友,听父辈口传有类似经历的吴姓人或后人, 请联系我。
     电话:0758---2903589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站北路港航局三处吴昭兴,重谢。
吴俊芳

作者QQ:785877926 IP:120.9.122.*
2015-9-20 20:34:13
河北省邯郸县南高窑村吴氏字辈
                                 河北省邯郸县南高窑村吴氏字辈

           德济锡保振    俊治成玉佩
           家勤福禄祥    学宏逢泰运
           继世先传贤    后代绘乾坤
吴维泉

2015-9-19 22:43:14
(给版主的悄悄话...)
(给版主的悄悄话...)
吴昭兴

作者QQ:2537261390 IP:59.34.2.*
2015-9-10 11:21:19
偃武修文 走学而优侧仕道路
                      偃武修文 走学而优侧仕道路(吴昭兴)
   贵州胡吴源自胡公满。入黔始祖胡景飏行伍出生,于明隆庆六年,从陕甘挂印总兵职位上来到大方后,弃武从文,行医为生。在执业间认识了贵州宣慰府慕魁扯事(总管)汉人陈恩,被陈引荐给宣慰司使安国亨,为安氏政权出谋献策,获器重而待如上宾,也为胡的两个儿子吴祯(仁宇)、吴驾(符扬)进入水西管理階层铺平了道路。胡景飏次子吴驾,自万历三十八年至明崇祯十年((1610-1637))二十多年间,身居水西慕魁要职,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了水西反乱的漩涡。其间,宣慰使同知安邦彦,联合古蔺奢崇明反叛明朝,吴驾“预知宣慰之谋为不轨,有可征可伐之迹。恐兵败之后,玉石俱焚。”遂安排其长子吴先进守祖业于大方,三子吴先达迁赤水绿花塘,次子新宇迁移毕节东里张平伍定居。自身请辞穆魁之职获准,全身归养,悬壶济世。迁散不久,宣慰使安位死,无子继袭,土目间为争权位发生了内乱;化沙、杓佐等土目又举旗反叛明庭被明庭派兵平息;清康熙三年(1664)又发生了【吴王剿水西】的重大战祸。
吴新宇迁到毕节东里张平伍大定院子(今七星关区小坝镇胡家院村),娶金氏妣兴家开族。当时,清康熙帝推崇儒学、不分满汉、开科取士、选抜精英、治理国家。吴新宇为康熙年间的学者,思想行为皆能与时俱进,决心耕读传家,偃武修文,延师开办私孰,凡胡吴子弟都集中在大定院子读书。从此后,胡吴家族文风鼎盛,文人辈出。文举、武举、文林郎、廩生、抜贡、监生、秀才、大学本科、大专科生层出不窮;吴新宇之孙吴仕仪擢抜为淸雍正年间的文林郎,其墓在今官坝林家桥吴氏祖坟山。他们中大多数人服务于政界、教育界,为囯家培养出许多优秀人才。胡吴家族已经成为毕节地区人口的重要组成部份。
吴春华

IP:119.100.1.*
2015-9-5 14:55:48
武邑吴氏2015年宗谱续修通告
【鄂州.大冶.武昌.咸宁】
武邑吴氏宗谱续修通告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
     武邑至德堂吴氏是黄帝嫡裔,正本清源,渊源流长,枝繁叶茂,兴旺发达,英才辈出,欣欣向荣。本支吴氏遍布鄂州、大冶、武昌、咸宁,环梁子湖畔,吴氏宅第星罗棋布,人口众多,为武邑吴姓第一大族。
   自古以来,吴氏具有敬祖睦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先祖采用手工木刻、撮字印刷,先后多次完成合族修谱,使族谱古今贯通,文彩横溢。武邑吴氏老谱全套100多本,这些浩瀚巨著,都是历代先祖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既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也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上次修谱于己巳年,距今已近30余年,翻老谱汇新谱,刻不容缓。
  欣逢盛世,合族修谱的条件已经具备:(1)通过前几年各村宗亲联谊活动,为修好族谱奠定了坚实基础;(2)通过改革开放,国富民强,吴氏出现了一大批事业有成、热心公益事业的宗亲,合族重修宗谱有了可靠的资金保证;(3)通过上届修谱,出现了一批既熟悉修谱工作,又有奉献精神的热心人,合族修宗谱有了可靠的人员保证。为承前启后、弘扬祖德、增进宗谊、规范谱牒,促使新老族谱全面无缝对接。经武邑吴氏宗亲代表公议表决,一致决定进行本次合族翻印老谱汇编新谱,以完成先祖遗志。武邑吴氏宗谱的续修工作,实乃我武邑吴氏宗族之盛事,为保证此届宗谱的修编质量与工作进度,还望各位宗亲理解和配合,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1、已组建武邑吴氏修谱总局、东祠志大公分局、中祠志和公分局、中祠志龙公分局、中祠志虎公分局、胜桥四公老分局(西祠分局待定),成立世系汇编、文史编辑委员会,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2、各大小房头房长为此次宗谱续修工作联络人员,房长根据正确的房头谱提供一套宗谱续修入谱登记表作为汇编族谱的依据,未上谱男女新丁、婚嫁、过世等变动情况,各房头先行登记,自报为准。
  3、发挥骨干作用,各房头由房长牵头,会同各房长老代表组建修谱小组,负责资料校对,协调联络本支在外人员等工作,为圆满完成此次修谱作贡献。
  4、总局通过互联网网上发布本次宗谱续修通告,为本支早期迁徙在外、老谱未与记载的失联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协调联络工作,望武邑吴氏在外失联人员互为转告,迅速与武邑吴氏宗祠修谱办公室联系,为圆满完成此次修谱作贡献。
    5、为保证此届宗谱续修工作顺利进行,提倡奉献精神,鼓励捐助善款:
1)每个红丁收费120元;
2)如有姑娘、女婿要入谱的,视同红丁收费;
3)一子两祧的收一个红丁费;
4)望丁收费200元;
功名谱:
1)大学生收费200元,附一寸照片加个人简历;
2)硕士生400元,附一寸照片加个人简历加赞;
3)博士生600元,附一寸照片加个人简历加赞;
4)在外留洋生1000元,附一寸照片加个人简历加赞;
5)科级干部300元,附一寸照片加个人简历;
6)处级干部600元,附一寸照片加个人简历;
7)县级干部1000元,附一寸照片加个人简历;
8)企事业家收5000元,附全家福加个人简历加赞;
9)孝子谱由各房推荐公认,附夫妻二人照片加赞,收费2000元;
10)政府部门公认的五好家庭,附全家福照片,加个人简历加赞,收费2000元;
11)如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墨宝题字贺辞,可入载之,以壮家族文化之观,不收费;
12)本次修谱定量编印,如有宗亲要单订房头谱,及全套谱的,须先与谱局联系以便计划印刷,房头谱单本100元,全套谱5000元(只收成本费)。
  5、照片收交期限为2016年正月底(农历)。
我们的宗旨:传承历史,勘正错误,明述渊源。
我们的目的:集思广益,力求编辑出一套系统、完整的,昭穆分明、知根源明世系的武邑吴氏大成宗谱。

   武邑吴氏宗祠修谱办公地址:大冶市金牛镇南城村吴官塘庄
   吴氏宗祠修谱办公电话:  18162958038   (上午有人值守)

武邑吴氏宗谱续修总局
二0一五年九月五日
附1:武邑吴氏续谱组织结构及联系电话:
局      长:吴运安  18062291837
常务副局长:吴东清  13451067478
副  局  长: 吴让青  0711-2410730    吴元宝  13872063556
            吴金山  15572931169     吴定安  18064191123
            西祠【待定】
委     员: 吴江胜  15007234355     吴松林  13554408485
            吴学保  13451059858     吴胜利  18171650968
            西祠【待定】
会      计:吴定安  18064191123
出      纳:吴运炎  18772311487 
办公室主任:吴运泉  13135932745
续谱总编:  吴大彬  15997155426
副 总 编:  吴春华  13597708838
编    委:  吴运国  13451044214     吴时安  
            西祠【待定】
东祠【志大公】分局:
局      长:吴让青  0711-2410730
副  局  长:吴让育  15072924098     吴大彬  15997155426
会      计:吴先清  15827811508
出      纳:吴先和  0711-2432693
中祠【志和公】分局:
局      长:吴许生  13715229178
副  局  长:吴让太  0714-8423136
会      计:吴东生  15972547188
出      纳:吴时钧  15826952706
中祠【志龙公】分局:
局      长:吴兴安  0714-8448089
副  局  长:吴水霖  18062271490     
会      计:吴龙波  13042707519
出      纳:吴时钦  0714-8910778
中祠【志虎公】分局:
局      长:吴大毛  15307231533
副  局  长:吴开林  15972363578     吴礼钧  13117014876
会      计:吴时满  13971092426
出      纳:吴友钦  18086309672
胜桥【福禄政鉴公】分局:
局      长:吴新安  13297237132
副  局  长:吴定昌  13908657248     
会      计:吴义久 13117034051
出      纳:吴满洲  13597719272
西祠分局:(待定)
局      长:
副  局  长:    
会      计:
出      纳:
附2:武邑吴氏合族村居一览表
【志大公支下】:  
老莱窝  山下萧家坊  熊家凉亭  钱铺庄  云南昆明市  四川遂宁县  大田洪庄  雨坛山下  纪家庄  牛矢岭沙子垴  江西猪婆沟         武昌东乡茅店  四川拦江河  莲花上吴  下太阳山  柴家洪         周家湾  官山岭下吴魁  岳家垴  黄狗山下  藕塘墩  陈家山  后畈对面  莲花隘口祠下  萧家牌楼  安微潜山县  太湖县         望江县  武昌江家窑  谷坳庄  新田铺  柴家咀  七里林  吴月常  吴天明上门  中门庄  竹林庄  塘角庄  吴正凯          孟家庄        沙子垴  武昌彭兴垴  江苏武进  吴家村  杨家庄严屋  东山寺         山下庄         莲花下门  鄂城燕矶窝  竹林庄  枣儿林  鄂城县西门  罗田鱤鱼咀          司马山  郧阳安沟口         贺家桥  四川顺庆  英山县  武昌十字街  桐梓垴大屋         细屋庄  黄石港  晏公庙  上太阳山  山头窝  后畈庄  铁铺庄  武昌五里界东湖街        郑家垸  黄丝铺  大龙塞  吴家湾  叶饭棚  云南永仁苴却得街  
【志和公支下】:  
   川堂  沈畈庄  蟹垅  上伟庄         下伟庄   新屋          西彩庄  天兴庄  序典庄  鼎士庄  海垅庄  罗家山  阁庄  广庄  大猷庄          井静          庙下  金牛仿如  伸佑庄         石县焦河
【志龙公支下】:  
   官塘大屋        杆支下        老晚庄        陕西         新晚庄  老新屋         东边塘        泰来庄  苏家山        巷口林庄  童家桥  甘氏桥  堰尾庄   童家畈  步云庄  上畈庄        廷辉庄        雷家桥        傅家咀         姚家咀         翠伯庄  金牛镇  俊儒庄        王家庄        汲三庄  吴家咀        大田铺        螺蛳庙        吴会庄        卢裕芬        西阳畈四庄  郧阳大畈庄  院庄  大湾子  香美咀  郧阳  郧西  新繁  竹溪  通城  鄂城  白河县  九江  舒城  四川
【龙虎公支下】:  
   中门庄  合垄庄  吴青庄         启太庄  神塘咀   田铺庄  蔡田铺  广大庄   桐梓垴  螺蛳庙  苏铺庄
【志福公支下】:谢埠  
【志禄公支下】:金牛镇  
【志政公支下】:下锦庄
【志鉴公支下】:上锦庄 
【志青公支下】:上清庄     
【应章公支下】:  
吴子彰大屋         圃臣庄        嗣武庄        田铺庄        兴甲庄 铁铺咀        浠水县
【广一公支下】:
祖居广莊  姚庄  邱庄  李庄  圻州河南畈  江庄  四顾山  冯庄  萧庄  圻州方家桥  建白庄
【道远公支下】:
道远庄  松墟庄  上符山  下符山  国太保  棠棣山  
【辛二公支下】:
国桢庄  本邑庄  上门  唐庄  下门  马庄  中门  
【伯善公支下】:德八庄  继林庄  培家嶰 揆一庄  
【攸公支下】:山坡雷大洪  横堤庄  祝家湾
【试纶公支下】:试纶庄  蒋庄  
【文英公支下】:文英庄
【孟公支下】:山坡二房  三房  四房  后边
【为恩公支下】:大咀  吴才庄
【良臣公支下】:良臣庄
【大公支下】:吴铁庄  南庄吴  司宜斌













附3:武邑吴氏宗谱世派
【志大公旧派】: 
应志潮仕伯 子永文单继 德清明正光 昭隆启万瑞
【志和龙虎公旧派】:   
应志潮伯永 兴吴正如士 大宗传万祚 天开文运时 自书家学茂
【应章公旧派】:
应雄聪茂朝 子志正如周 楚国学邦兴 士大振光明
【江家窑旧派】:   
应志潮荣受 宣永世景文 显胜万兴楚 之日国大宗
【吴锦庄旧派】:  
应吴景伯兴 万大单可承 尚国正明良 仁义定隆昌
【上清庄旧派】:  
应志福吴益 复伯明环正 德加永启天 忠良光裕后
【广一公旧派】:
三百千万兆 广德永泰兴 廷邦宏绍应 答登永圣君 儒昌禄位
【道远公旧派】:
祖原辛军任 道吴佰永庭 吴学自永周 延文章善国 诗礼传家经
【国桢公旧派】:
辛子祥仁昭 成仕址思世 廷从凤     曰开文光起 士人自其昌
【雷大洪宗旧派】:
伯德致仕起 朝兴万学吴 启正之可大 登善开纯一 攸辟含澄升
钰浩咸若汴 汇辉生琏明 正邦应仕义 重世常钦志 尚
【试纶宗旧派】:
宗华添兴文 世重韩应胜 从大国必永 正传家秉恒
【文英宗旧派】:
昭有圣朝兴 文大仲学守 之兆启承世 宗克继先
【四房旧派】:
姬以法永吴 绍昆孟宗楚 文士昇起昌 应绳隆世臣
【亿才庄旧派】:
千清武道志 应兴福少辉 弼学如尚一 国粤泰及雍 良伯孟三仲
大开天字朝 国礼义振家 声学
【吴铁宗旧派】:
大兴万起廷 士元文盛家 昌世允  传
【新派百代文】:
礼让从先进 诗书业孔长 贤才新拔萃 年远则留芳
积善宜馀庆 存宽信吉康 升平逢巨典 坦道愈端庄
廉厚传家久 安和治富强 谋猷同秀美 孝敬重夷常
官旺钦前汉 功高甲有唐 延陵垂建树 渤海格轩昂
教育为根本 修齐作纪纲 营怀绳祖武 亿代发其祥 
吴春华: (2015-9-7 9:04:49) IP:119.100.11.*
Re:武邑吴氏续修宗谱通告,勘误

武邑吴氏续修宗谱通告中谱局局长吴运安号码应为:18062291137
吴华

IP:119.100.1.*
2015-9-2 20:11:57
我也是复祖后裔
我也是复祖后裔
吴昭兴: (2015-9-5 21:40:49) 作者QQ:2537261390 IP:59.34.2.*
Re:

吴华宗亲,你是复祖后裔,是胡祖?写成复字吧。那里人?
吴华: (2015-9-7 8:59:22) IP:119.100.11.*
复祖

大冶人,古称武邑,指鄂州,武昌,大冶,咸宁一带
吴昭兴

作者QQ:2537261390 IP:59.34.2.*
2015-9-4 9:29:43
贵州胡吴始祖胡景飏公入黔历史考证
                            贵州胡吴始祖胡景飏公入黔历史考证
                                   吴 昭 兴
   在贵州毕节地区, 你一不留神走错了路, 问路时都会遇到姓吴的人。尤其是在毕节(今七星关区)吴姓人更多, 素有“吴半县”的口誉。.当你问讯“您贵姓?“姓吴”。 接着必问“姬吴”?“ 胡吴”?胡吴的原委,经400多年口耳相传,说法不一。民国时期吴昭考(续轩)著【说胡吴之原由】阐述。因为是文言体,读懂的人不多;又只是刊入家谱,发行面只限于胡吴家族中的少数人,所以,知之不详者居多。我是胡吴一员,借《吴氏在线》平台,刊发我《入贵州始祖胡景飏公入黔历史考证》一文,分享给广大吴姓族人,并请行家斧正。
本文如下:
  孔子曰;“言之不文,行则不远”。我更体会到:文之不详,后世迷茫。我族《吴氏族谱》载清道光廪生吴永一著【编谱引】,同治六年丁卯科举人吴锦溶登铨公著【祖籍源流序】.昭考续轩著【说胡吴之原由】等文,纪录我族入贵州始祖胡景飏公入黔梗概;
“溯我迁黔始祖景飏公,籍本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东门外、大桥头、玉石碑、胡家街、竹子巷人也。。明嘉靖年间,职授陕甘西宁府镇台挂印总兵官。荣归,适遭变故,来游黔疆,落籍大定”…“系属功臣,世袭武职,出授陕甘总兵”… “公赋性越俗,无心利禄,隆庆六年,宦游经过水西,特起驻足之心…”“迨明隆庆甫立,起用老臣,以金牌召,公辞不就职…”。
   前人惜墨如金,后人千古迷茫。可又想,永一公是景飏祖之六世孙,前人故事后人写,一百余年前五代前辈口传故事,也只能用简而统之的笔法写。1986年续《吴姓宗谱》也试图说清景飏公入贵州的实情,但借助考证文献有限,也只是步老谱的说法。我退休后,查阅《明史•兵一•兵二》、《明实录•世宗实录•穆宗实录》、《国朝典故》中嘉靖后期至隆庆六年间的有关记载,《大定县志》、《贵州彝学》等有关文献,借助《邦本网》等网络煤体,从丰富的文史资料,寻找考证始祖去大方城前后的历史背景,依据史实综述如下。 
(带引号的文字是摘录明史文献,均是繁体字改简化字)
    一、景飏公入黔改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提出了“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的治国纲领。为防止邻国的侵扰,设立九个边防总镇,时称“九边”。其中青、陕、甘、称“三边”。开展边垦军屯,从事屯种的官兵人数最多,垦植范围最广。其中,仅西宁卫一万多名军士,垦种二十七万亩土地;朱元璋宣称:“国家养兵百万(180多万),不费百姓一粒米”。从扫平东南沿海倭﹙日﹚寇后,明朝国力强盛,边疆安宁。直到嘉靖十五年(1536),有二十年没打过一次仗。“边镇戍(shu)歌连夜唱, 京城燎火彻夜明。”由于军政一体化的管理体制,中央监管不力,山高皇帝远,天下太平。加上嘉靖帝在位的45年间,很少上朝理事,由严嵩擅权达20年之久。严嵩立朋党,除异己,制造冤狱大案,陷害功臣谏臣,导致兵备废弛,财政拮据。倭寇扰掠东南沿海,蒙古鞑靼贵族大举入掠京畿,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官员腐败等等问题随之蔓延。 据(李三谋《明代山西边垦与边军饷银文》)
    第一、谎报兵员,冒领军饷,经统计,当时中央兵部掌握的兵员数大大多余部队的实际人数;“边关守臣因循怠慢,城堡不修,甲杖不利,军士不演练,边备废弛”;“在鎮三年,一卒未练,而粮饷独倍往昔,侵冒之弊,诚不能无。宜专敕风宪大臣赴边计议”。
    第二、“士兵士气低落,遇到蒙古兵皆不敢战,只站立观望而不前”;“士兵饱受战争之苦,又不堪将帅、军官的严酷剥削和压榨,激起兵变,不少士兵逃亡塞外,为蒙古部提供边境情报,引导入关侵掠”;“地方官员、豪民霸占农民田土,敛征募兵税,贪污税款”;“边境的普通百姓,不堪忍受明守边官军的剥削和压迫,携家带口私自逃亡北地,向蒙古部透漏明军虚实”;“比年北虏为患,俱因掳去边民及负罪投入者,教以用兵节制,以故所向无前”;“近年各边奸民逃入虏中为奸细者,比捕得辩诘踪迹,又诡词求脱,莫可穷竟……我之虚实,虏无不知。”(据《明实录》兵部上言、《明史》嘉靖末年御史陈选奏章、巡抚山西右副  都御史胡锭之言)
   第三、蒙古军队以骑兵为主,来去迅速,机动性强,在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优势,常常“遣轻骑窥隙而起,杀略我军民,围困我墩台,灭绝我烽燧…,益纵数百骑,少者或数骑、数十骑往来,日时不乏绝”;“明军虽器械先进,“神枪”、“佛郎机”、“大炮”、“弓箭”一应俱全,在这些装备上远胜于蒙古军队,但仍不能取胜…”,首先是将帅得非其人。如大将军仇鸾的军队不仅不敢抵抗蒙古入侵军,还“无纪律,颇骄纵,往往入村落,反辫发,诈称虏,劫掠民财”。
据《国朝典故卷之三十》《国学•国学文库》翟禹《嘉靖年间明蒙边境战争研究》
   第四、败退蒙古的元朝残余,经过卧薪尝胆,旗鼓重振,国力日强,到嘉靖四十三年起(1564)蒙古黄吉台,俺答汗等,累次兵犯西北边境,占领西宁、居庸关、宣府等城镇,大片国土被侵占。整个西北边疆顾此失彼,国土丢失。朝庭认为,“今日之事莫大于边防。于是,把防御重点放在陕、甘、宁省,改提督军务为总兵府,把总兵部从固原迁到西宁,“铸印设府,镇将兼理军民政务”。我家《吴氏族谱》记载胡景飏“职授陕甘西宁府镇台挂印总兵官”,就是指这个时间段。 (据《明史》卷三百二十例传二百一十五)
     二、兵部出台规制 巩固边防
    (一)“嘉靖四十三年八月庚午,兵部针对边疆实际,奉旨集议京营实政”。提出了练兵考核十條:其中:“一核操练之实。言“主將入营,仅举合操,未暇分练,宜令总阅之余,诸将自练”;“二核战守之实”。言“边兵主战,京兵主守”;“三核将领之实”。言“诸将不和,往往心口区异状,是非蜂起,宜重绳之以法”;“四核军士之实”。“言“兵在善练,亦在善选,固有选时强壮而练时衰病者,宜随练随易,勿待类选。”…“十核哨探之实”。皆言“不时修理战具,分部伍卒,以为城守、策应、侦报之用”。“这年,巡抚、延绥胡志夔请免戍军三年、每军征银五两四钱(有记为四两五)募兵稅。是后诸边财力俱尽,敝极矣。”
(摘自《明史•国朝典故》卷之二十七至三十)
   (二)嘉靖四十四年(1566)嘉靖帝朱厚熜(cong)驾崩,穆宗朱载垢(hou)即位,年号隆庆,在位共六年(1566-1572)。首辅高拱及徐阶针对时弊,采取措施,整顿吏治,强化军队,提振经济,整肃朝纲。
    (三)隆庆元年,穆宗皇帝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如今天改革开放式)。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连年的战争状态一直持续到了隆庆四年。
   (四)隆庆三年,为挽救危局,任张居正取代高拱为首辅。隆庆五年(1571),派大将军仇鸾主持“三边”军务,与北元谈判议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子孙袭封者累世”。开放茶马通商市场,允许蒙古人入市交易。
   (五)为防御元敌,巩固边防,张居正针对边关军队现状,“调戚继光协理边防军事,派李成梁镇守辽西”。规定:“协理大臣及巡视、给事、御史随意入营,校阅赏罚,全不教练者降祖职一级,革任回卫。三年内教练有成,操协大臣奖谕恩录;无功绩者议罚。规制虽立,然将卒率媮惰,操演徒为具文”(规制如一纸空文)。
   (六)废止军政合一的体制,军事长官不再兼理民政事务;
   (七)清查课税账目;丈量军屯田、官田、庄田,清退豪民霸占的田亩;这些举措,有效地堵住隐蔽贪污,逃税漏税,侵吞课税的漏洞,收到了“税以时输,国藏日益充”的效果。
   (摘自《明史》御史陈选奏章,《明实录•穆宗实录》,《明实录•陕甘兵事》)(据《明史十九卷• 穆宗》。
   三、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景飏公“谢仕高蹈”
嘉靖晚期,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师、内阁首辅。嘉靖帝把所有朝政事务都由严嵩管理,专国政20年。严恃宠揽权,立朋党,除异己,制造冤獄大案,陷害功臣谏臣,导致兵备废弛,财政拮据,官员腐败……,边防军官调換频繁如走马灯;军民关系势如水火。军事上士兵厌战、纪律松驰,将卒练兵操演“徒为具文。”蒙古鞑靼贵族大举入掠京畿,国土丢失、农民起义频繁……。总之,从《明实录》和有关历史文献纪载来看,大明朝到了嘉靖后期,朝庭文武官员,边疆防务、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充满矛盾和危机。
时任陕甘西宁府镇台挂印总兵官的胡景飏公,遭一些官绅以“身亏国课”等罪名谮劾。面对严峻的形势,决心“谢仕”封印,“弃官高蹈”(谢仕:自动离职之义。出自三世祖秕金氏碑铭),辗转于隆庆六年(公元1572)来到明朝甸外,还处于半原始生活状况的贵州水西大方城,寄居大方北门雨龙街杨府。
   四、景飏公入黔时间背景的印证:
   第一、时间印证:《吴氏宗谱》记载:“景飏公生于明嘉靖六年丁亥(1527)七月十八日”。从此顺推约三十岁,至1556年左右,正是明嘉靖帝恢复世袭制,加强边疆军力,改青、甘、陕军务提督为总兵府,铸印设“陕甘西宁府”期间(公元1556-1566年)。嘉靖帝1566年驾崩,隆庆帝即位。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徐阶等顾命大臣。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平反冤狱。下旨:凡嘉靖一朝因谏言获罪的诸臣,“存者召用,没者恤录”。 1572年隆庆帝死于乾清宫。这个时间与登铨祖《祖籍源流序》记载的“迨明隆庆甫立,起用老臣,以金牌召,公辞不就职” 和胡景飏公隆庆六年(1572)入大方城基本吻合。
 (据张居正著《明实录•穆宗实录》)
   第二、法与责的印证:按朝庭整军条例,“练兵三年内教练有成,操协大臣奖谕恩录;无功绩者议罚”,“全不教练者降祖职(是世袭祖职?)一级,革任回卫”。“结果核实,徒为具文”。景飏公在边疆驻防约十五年,其间正值严嵩专国,把兵部尚书胡宗宪诬陷下狱。废止了“军政合一”的体制。时任“三边”主管的胡景飏公,遭到官绅弹劾,只得挂冠“谢仕”来游黔疆”,驻足大方城,这些就是老谱中“适遭变故,来游黔疆”的真实内函?。
    第三、袭职因果印证:朱元璋屡兴大狱在历史上留下重笔,洪武时期的功臣除了耿并文等少数几个外,其余全被杀。胡惟庸案牵连被杀者达三万人,朱元璋晚年的蓝玉案又牵连了一万五千人。以胡大海兄弟为代表的胡氏子弟,为朱元璋打江山功高绩显,他们受胡案牵连遭杀害,幸免者后人“多论为齐庶----平民。“为此案,永乐(1403--1424)后,世职概停不封。到嘉靖(1522--1566)间,“始有继绝推封之命。”其间废止宰相制世袭制四十余年。到嘉靖帝中期衰落,北元反攻,才恢复首辅制和世袭制。至于景飏公袭谁之职,或景飏公弃官隐姓的身份,在万历三十六年(1608)去逝,其长子--贵州宣慰司擢魁吴祯又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去世,口碑传而未记,后人无据查考,不去臆测。
    第四、事例印证:水西这片荒古的热土上,曾经居住过许多历史名人:如被朱元璋战败的陈友谅之弟陈友德;正德年间被贬谪的兵部主事、水西宣慰使安贵荣的高级幕宾王阳明;洪武年间征南大将军傅友德帐下指挥官;保驾建文帝南逃滇黔的遗老后裔南京人;崇祯帝死后,被清兵争战败退的明未将领白文选、吕宏炀、皮熊;元朝残余----元梁王后裔(蒙古族)为保宗延嗣改余姓等等。他们或征战、或屯兵,或败退流亡等原因,逃避官场,改姓保身。身为陕甘总兵的胡景飏公,正处在明朝从兴到衰,北元反攻陕甘边疆,严嵩专国揽权,立朋党,除异己,陷害功臣,制造冤獄大案,导致兵备废弛的特殊年代,挂冠弃印,“谢仕高蹈”,全身隐退水西,是明智之举。与景飏公同时代的兵部尚书胡宗宪,受严嵩诬劾瘐死狱中,隆庆六年才得平反昭雪。综上史实,足以诠释胡景飏公入黔之迷。痛憾的是,当时事体特殊,始祖公苦恋山东老家亲人于心中,繁衍生息六代百年,口传入黔原委,言文记载简略。以上家人世系无从稽考。到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始有碑铭,道光年间,永一公才作《编谱引》记录大慨。
   五、景飏公入黔概录
   我胡吴族迁贵州始祖胡景飏公,大明嘉靖六年丁亥(1527)年七月十八日,生于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东门外、大桥头、胡家街、竹子(节)巷。约嘉靖三十四年至嘉靖末年间,袭授陕甘总兵,后任挂印总兵官。这时,明朝正处于从兴到衰,北元反攻陕甘边疆的特殊年代。嘉靖帝在位45年间,有20年不上朝理事,由严嵩擅权,立朋党,除异己,制冤獄,陷害功臣谏臣,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兵部尚书胡宗宪被捕入狱,革职还乡。嘉靖四十四年三月,再次问罪,引刃自瘐狱中,一代忠臣含冤而死。终年五十四岁。是时,身为胡宗宪直属的陕甘挂印总兵官胡景飏遭官绅以“身亏国课”等罪名谮劾。为不蹈胡尚书后辙,景飏公“谢仕(自行离职)挂冠封印,由陕甘经湖广转辗入黔,隐姓水西大方城。     1566年嘉靖帝朱厚熜死后,隆庆帝朱载垢即位,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徐阶等大臣,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平反冤狱。下旨:凡嘉靖一朝因谏言获罪的诸臣,“存者召用,没者恤录”。隆庆六年(1572)为胡宗宪平反昭雪,录平倭功勋入国史。胡景飏公“遭变故”退隐水西,“迨(到了)明隆庆甫立,起用老臣,以金牌召,公辞不就职”。落籍贵州水西大方城。
   鉴于当时的水西,还处在刀耕火种、半元始生活状态下,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缺医少药,人民生活极度贫困。要在偏荒的黑洋大箐生存,胡景飏只有弃武从文,行医为业。在行医期间,结识了贵州宣慰府(那时宣慰府设在大方陇公九层衙)慕魁扯事(大总管)汉人陈恩。陈恩了解到景飏公曾在大明朝任过高级军政要职后,引荐给宣慰使安国亨,安宣慰慕景飏公文治武功的经历,“高其节行,常师事之”,“待如上宾”(据《吴氏族谱》)。景飏公为安氏的政治、军事、经济出谋献策,安宣慰把大方城北阁雅驿莲花塘给景飏公居之,为后来吴祯吴驾进入安氏则溪任擢魁奠定了社会基础。
   胡景飏公寄寓北门关之雨龙街(又称雨龙场)时年约四十岁,娶杨府淑女成家,明万历七年长子降世,景飏公改胡姓吴,取名吴祯,字仁宇,是改姓开宗第一人。次子吴驾,取字符扬。此二大房枝繁叶茂, 分枝散叶,贵州毕节,大方、黔西、威宁奎乡、倒屯、云南镇雄后槽乡、赤水芦花塘冰麻田各地城乡, 散居着胡吴裔孙。据《毕节县志•民社宗教篇》第六章第1185-1186页,到公元1995年统计人口达十余万) 。明万历三十六年景飏公在大方去逝, 享年81岁。水西宣慰使安尧臣,赐葬于大方城北之阁鸦马龙街,树有碑记。吴氏后裔于民国年间重建墓碑,1984年又更换三门四柱墓碑, 2007年10月又封坟,重建五门六柱牌楼式墓碑。新主碑高约五米,墓志铭简述了景飏公生平及后裔建墓情况。望柱上双狮傲笑苍穹,表示墓主武职身份。
    吴昭兴2008年5月由广东肇庆归乡,首次祭祀始祖公,目睹阁雅悠悠古道,将军巍巍,“东壁霞灿,西峦翠屏,南麓雾霭,北岭云蒸,龙蟠虎踞”,始祖公墓耸立于定北将军山下,群山环抱,堂局堆金。贵毕高速公路上,车辆穿梭如织,一派生机景象。遥想当年始祖公屯兵陕甘边陲,金戈铁马,跃武沙场,“遭变故”来游黔疆”,明哲之举耳!是记。
      胡景飏公裔孙 吴昭兴2013.3.12于广东肇庆
   (此文收录于《胡氏宗亲网》2014.12.30日第八集,此次发帖略有删改) 
    参阅书目资料:
1、《明史》卷八十九、志第六十五、九十兵一。
2、《明史》卷九十二、志第六十八、兵四。
3、《明史》卷九十一、三百二十、例传二百十五、兵三。
4、《明史》卷三百二十•例传外国•边防、鞑靼。电子书:《明实录•世宗实录•穆宗实录》有关时段。
5、《吴氏族谱》一九六二年版。
6、《吴姓宗谱》一九九六年版。
7、《中华姓氏通书•胡姓》。
8、《大定县志•前事志•水西安氏本末中》。
9、 电子书《大定府志》卷四十八、内篇三十八、《大定志稿》
10、《毕节县志•民社宗教篇》第六章.
11、贵州大方阁雅马龙街景飏公老碑文。
12、阁雅叶子山水西擢魁吴祯古碑文。
13、《辞海》1982年版缩印本第1165页、1940页、333页。
14、《贵州彝学•明清水西安氏统治与继承弘扬奢香精神》。
15、《大方文史资料》第三辑。
16、《中国人名大辞典•陈姓》。
17《大方县志•军事志•吴祯》.
注释:
①水西:鸭池河、六广河古称延水。延水以西由安氏所辖,相当于今贵阳以西地盘,史称水西。延水以东由宋氏管理史称水东。
②擢魁:也称慕魁、镇守水西大部落的军事大臣,在政府中约二等职,吴驾公是未赐冠带的慕魁。
③明甸:明初,水西还是元朝宣抚司,还未纳入统治版图,故称甸外。明傅友德德平昆明元梁王进贵州后,朝庭设制贵州宣慰司。
④则溪:彝语译义为仓库,水西基层政权名称,水西地区分十二则溪,则溪相当于州县级,首先由安氏宗亲分管,到奢香夫人开始聘汉人参与管理。
 
引 释:
一、“大方城”:明朝前水西时代的称谓。彝语译为“慕俄格”。“慕俄”是君主之义,“格”是都城之义,汉语叫大方城。清康熙四年吴三桂剿水西后改称大定府,1958年经国务院下文改称大方县。 
二、“常规军屯陕西、甘肃、宁夏称‘三边’,主要是防御败退蒙古的元朝残余反攻。主管军事的长官称提督,后改总制、总督或总兵。”
三、“凡总兵、副总兵,率以公、侯、伯、都督充之。其总兵挂印者称将军。”
四“总兵:凡天下要害地方、皆设官统兵镇戌。其总镇一方者、曰镇守;守一路者、曰分守;独守一堡一城者、曰守备;与主将同守一城者曰协守。又有提督、提调、巡视、备御、领班、备倭等名。各因事异职焉。
五、“到嘉靖末期,镇将摄民政事务”。
六、总镇、或挂将军印、或不挂印、皆曰总兵”。
  参阅书目文献:
一《明史•官职表五•武官》,
二、《明会典》。
三、《明代总兵制度探源》---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胡珀。
四、李三谋《明代山西边垦与边军饷银文》
 (以下附件均为摘录)
【附件一】明世宗嘉靖 朱厚熜,生于公元1507年。享年60岁,在位45年(1521年4月--1566年12月)
庙号世宗。年号嘉靖。
 …… 朱厚熜非常崇信道教,好神仙老道之术,一心求长生不老,他到处搜罗方士,秘方,许多人因此而一步登天,一些文人也因为给嘉靖皇帝撰写青词(道教仪式中向上天祷告的词文)严嵩善于揣测皇帝的心思,由严嵩主持朝政,自己则深居皇宫专心于成仙修道。在他在位的45年间,有20多年不上朝理事,由严嵩擅权达17年之久。严嵩立朋党,除异己,造成兵备废弛,财政拮据。倭寇扰掠东南沿海,蒙古鞑靼贵族大举入掠京畿,农民起义频繁,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附件二】明穆宗隆庆朱载垢。生于公元1537年,卒于公元1572年5月,享年36岁。庙号穆宗。年号:隆庆。在位六年,1567年—1572年
  朱载垢即位后,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鼎力相助,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一改世宗时的弊政,使朝政为之一振。革弊即平反冤狱,嘉靖一朝因谏言而获罪的诸臣“存者召用,殁者恤录”。其中就有海瑞获释出狱,恢复官职。... 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即使一般不予考察的王府官员也在考察之列。对于廉政官员给予奖赏和提拔,对于一般贪官罢免官职,而对于有巨赃迹著的大贪则重治其罪。与此同时,…一方面限田,制定了勋戚宗室依世次递减制度,另方面清田,清查诡寄、花分钱粮和皇室勋戚田庄。….采纳内阁大学士高拱、张居正的建议,与蒙古俺答汗议和,封他为顺义王,并在边界开设马市,互通有无,从而加强了汉蒙两族人民的团结。他又调戚继光、王崇古、谭纶加强长城沿线防御,同时开展互市贸易,使北方汉、蒙人民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北部边境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和平安宁景象。还采取恤商与开关政策,使明朝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海外贸易也出现了新局面。 
【附件三】胡宗宪(1512年11月4日]—1565年11月25日),字汝贞,号梅林,明代南直隶徽州府绩溪(今安徽绩溪)人。正德七年九月二十六日,出生于绩溪县华阳镇龙川村。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益都、余姚知县,湖广道御史,御史巡按宣府、大同,浙江巡按御史。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浙、闽总督,以平海盗汪直功加太子太保,晋兵部尚书。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被逮捕入狱,次年春被革职还乡。嘉靖四十四年三月再次入狱,以所谓“妄撰圣旨”问罪。十月,押赴至京,十一月初三,吟“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诗。并愤而引刃自瘐于狱中,一代忠臣含冤而死。终年五十四岁。七年后的隆庆六年给以平反昭雪,并录平倭功勋入国史。
 
【附件四】严嵩
明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奉命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明世宗喜。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任吏部尚书。......以醮祀青词,取得宠信,加为太子太保。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专擅国政近20年。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他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以事激怒世宗,为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职,两年而殁。
吴昭兴

作者QQ:2537261390 IP:59.34.2.*
2015-9-3 17:40:20
入贵州始祖胡景飏公入黔历史考证
(无内容)
[分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信息搜索]

搜索:
[返回主页] 吴氏在线信息交流中心
CopyRight © 1997.7—2021.7